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地如此其大也,而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竞利于蛮触之角也欤哉……

——光禄寺少卿李之藻

19世纪中期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波兰衰亡史》《西力东侵史》《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吴于廬、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视角”下对“世界认知”的历史变迁。
(2)“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应该有何特色?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024-01-20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至国朝则尽收历朝之弊政,如六卿分职之疏,督抚专省之大,司道府层累冗隔之侈,乡官裁撤之害,资格年劳抽签之滞,捐纳杂途之众,科举空疏之甚,兼有而病更加甚焉。……夫立国之道,兵食为先,而财政兵政皆散在各省,如何筹饷,如何练兵,如何开制造局,如何开军械局,如何开银行,如何铸钱币,一皆听各省督抚之各自为谋,为者听之,不为者亦听之,……夫方今欧、美各国,无论强弱大小治乱,而无不中央集权,举兵财二者统之于政府矣。而吾国分张散漫失纪如此,其何立于竞争之世哉!……为民制者,莫如公民自治;为国与民交关制者,莫如析疆增吏为国制者,莫若多设分职,中央集权。……中国今日亟宜行立宪法,亟宜开议院,此议官制有一无二之要政也。

——康有为《官制议》(1903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提倡的国家治理模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提出上述主张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试一翻四库之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书居十六七乎?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然遍览乙库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署,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

——摘编自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材料二   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年)和马克·布洛克(1886-1944年)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简称《年鉴》)。在它创立的初期,年鉴学派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人,在传统史学的汪洋大海中,就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它却使世界历史学改变了方向"。

费弗尔认为历史就是人,人不但是历史的唯一的准则,而且是历史的生命。他在《为历史而战斗》一书中明确指出:"历史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物或思想的科学,所以,在历史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属于人,什么依赖于人,什么为人服务,什么表示人,什么证明他的存在、活动、爱好和存在方式。"人,作为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具体的人,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个别与孤立的个人,而是社会的、有组织的入矸。为此,当历文学家去理解人时,应该把人及生活的实际和时空中的一切错综复杂的关系理解为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

——摘编自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与费弗尔的史学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与费弗尔的史学观点。
2022-03-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半个多世纪后引发了中国国内讨论。
王韬
《法国志略》
(1871年)
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至于斯欤?叛党恃其凶焰,敢于明目张胆而弑王,国法何存?……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然则为人君者,其可逞欲而妄为哉?
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记序》
(1898年)
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路易十六)特许开议院,至仁也,许平民预议而立宪法,至公也……惜其许行立宪,不尽出己意,而多出于民迫,不刚断于速行,而游移与众议……终则恃外援而出奔,遂激民怒而成大戮……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
(1907年)
法国大革命,起于前七百八十九年,讫于前八百四年,中更七载,丧乱繁多。虽谋之者有不臧,然一洗旧弊,遂能祛虐政、均利权,卒达改革之首志,其功抑亦赫赫可观哉!……夫法国自十八世纪以降,王族贵族之骄恣暴戾,已非一日,至路易十四即位,益张王权,豪奢既极,又复横挑强邻……布奔氏之失民心,由来有渐……孰谓路易十六之死,非民杀之哉?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918年)
俄国今日之革命诚与昔者法兰西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在法兰西当日之景象,何尝不起世人之恐怖惊骇而为之深抱悲观。尔后法人之自由幸福即奠基于此役。岂惟法人,十九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今之为俄国革命抱悲观者,得与在法国革命之当日为法国抱悲观者相类欤?
阅读材料,概括近来以来中国人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看法进行分析。
2023-06-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训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在全面的近代文化革新运动中,中国语言文字也经历了一场颇有深度与规樸的变革运动。吴稚晖等学者认为:文字者,不过器物之一。如其必守较不适用之文字,则武器用弓矢可矣,何必采用他人之快枪?航海用帆樯可矣,何必采用他人之汽舟?文字所以达意,与弓矢、快枪、帆樯、汽舟之代カ,非同物欤?何为不宝祖宗之弓失与帆樯,而必宝其呆滞朴塞之音,板方符咒之字哉!是真所谓以伪传伪,习焉不察者也。与之相反,张枬等学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亡国之祸叠见,均国亡而学存。至于今日,则国未亡而学先亡。…肄大秦之书,家习劫卢之字,宿儒保经以行,博士依席不讲,举凡三仓之雅,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赢秦、蒙古所不能亡者,竟亡手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故国学之厄,未有甚于今日者也。夫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学也者,政教礼俗之所出也。学亡则一国政教礼俗均亡;政教礼俗均亡,则邦国不能独峙。

——摘编自吴稚晖《吴稚晖文集》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清末文字改革的主要观点及理由。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文字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2021-08-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晋史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谓识治(治理国家)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夫。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用兵谋略),非其所长欤。”该评价引发了关于“陈菲是否有意贬抑诸葛亮”的长期争论,成为一桩史学公案。此案在历代史书中的书写情况大概如下:

东晋

王隐《晋书》引时人之传言,曰:“(陈)寿父为马谡参军,诸葛亮诛谡,髡其父头(剃发之刑),亮子瞻(即诸葛瞻)又轻寿,故寿撰《蜀志》,以爱憎为评也。”

北宋

萧常《续后汉书》批判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以蜀称汉”的做法,并称陈寿因其父“以罪为诸葛亮所髡”,于是“贬其号而诋讪其君臣(刘备和诸葛亮),是以尊魏也”。

明朝

胡应麟《少室山房集》认为陈寿修撰《三国志》,“实奉命晋君者也”,而骨以魏为正统,故“不得不纡回其笔”。而且陈寿在其书中也累记诸葛亮之战功,“所为扬诩武乡(即诸葛亮)之将略,固已至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寿贬抑诸葛亮”案的历史书写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事实”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关系。
7 . 【中国古代历史学】

材料一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命子迁》中曾语重心长地执迁手而泣曰:“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史记》撤除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国春秋”的藩篱,打通了历史脉络,创建了纪传体的史学范式。

—摘编自徐杰舜《从<春秋><史记>:中华民族历史链的视野》

材料二   就“正史”而论,有八部出在唐代,如《晋书》、《梁书》、《陈书》,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五代及宋人编纂的《旧唐书》《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则唐宋时期所修正史占二十四史的一半。……隋唐至宋编纂了各种大型类书和地志,包括《北堂书钞》《元和郡县志》以及南宋郑樵的《通志》等,将诸多传世文献和史料分类编排,给创作诗文和应对科考带来便利……唐代创立了一套体制性规定,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到实录、国史等不同阶段当代史料整理和史书的编撰,都有规范的程序。史馆出现后并不禁止私家修史,《通典》《史通》等史学巨著,也都是私人著作。经世致用的中国史学发展到唐宋时代,尤其强调“会通”。所谓“会通”,需要史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从历史走向当代、走向未来的宏大视野。《资治通鉴》是唐宋史学经世致用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张国刚《唐宋经世史学之新高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的写作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史学发展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易白沙(18861921),湖南长沙人,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反封建斗士。1921年春,跳海自尽。毛泽东得此噩耗,写下了悲痛的挽联:“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深切悼念这位才华横溢、忠心爱国的师友。

论及青年的责任,易白沙针对当时的局势指出,干戈环绕於吾人之四周,干戈之外,又有干戈以环绕焉。何地无号啼之声,何处无死亡之惨。我之青岛,切肤巨痛。郁郁泰山,美哉国乎!而五月七日最后通牒,无形之灭亡,视比利时塞尔维亚之山河破碎。我青年唯一之责任,惟祈诸良心判其曲直,仗剑而起。左袒其兄也可,左袒其弟也亦可,而袖手旁观则不可。以非他人他国之事,无中立之余地也。推测将来,吊死扶伤,培养元气,以恢复人间百福,此固慈善事业中第一问题。维持永久和平,廓清野心家之侵略主义,尤人生应有之筹策,是乃未来之青年所有责任也。易白沙关于青年责任的观点,不仅是五四青年奋起的号角,亦是当代青年实现自身价值努力追求的目标。

——摘编自张金荣《论易白沙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易白沙提出“青年责任”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易白沙心目中青年的责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政体转型,但袁世凯在统治时期,打着“民国”的招牌,逐步建立独裁专制统治。1915年秋,舆论界掀起一场变更“国体”的激烈论争。

帝制论者杨度宣称“今总统制实行矣,虽有《约法》及各会议机关,似亦近于立宪,然而立宪者其形式,专制者其精神也。……四年中,设非政府采用专制精神,则国中欲求一日之安,不可得也。……非立宪不足以救国家,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之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

1915年,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各大报刊竞相转载。梁启超坚持现行国体,反对帝制认为“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 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凭证),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 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

论争展开后,反袁舆论不断兴起、发展。

——摘编自乔琪《论一九一五年“国体”之争》、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根据材料,概括论争双方持论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15年的“国体”之争进行整体评价。
2024-03-06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女学宏开”

材料一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节录)(1897年)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区区一学,万不裨一;独掌湮河,吾亦知其难矣。然振二千年之颓风,拯二兆人之吁命,力虽孤微,乌可以已?夫男女平权,美国斯盛;女学布濩,日本以强。兴国智民,靡不始此。三代女学之盛,宁必逊于美、日哉?遗制绵绵,流风未沫。复前代之遗规,采泰西之美制,仪先圣之明训,急保种之远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陈平原、夏晓虹编注《图像晚清珍藏本》

材料二   下图为1907年北京《日新画报》登载《不开通》的图文

“甘石桥第一女学蒙养院,每日下学时候,街上人挤了个满儿,简直的过不去人。看学生虽是好事,可也别妨碍交通呵。可是该处守望的,也该竭力的劝劝才好。

   
请你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女学宏开”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