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8 道试题
2023·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伊战争之初,由于担心苏联乘虚而入,也担心美国人质问题恶化,美国对战争的表态是“保持中立”。但战争爆发后不久,为了打击霍梅尼领导下反美势力很强的伊朗,美国开始暗中大力扶植伊拉克,向伊拉克提供贷款、情报等。面对伊拉克的猛烈攻势,美国担心伊拉克将成为海湾强国,使其无法介入该地区。再加上对伊朗垮台会导致其落入苏联之手的恐惧,美国决定在支持伊拉克的同时,保存伊朗的实力,使其不致被伊拉克打败。1982年,美国与伊朗进行秘密接触,并在暗中帮助伊朗,如默许伊朗通过第三国或美国的盟国获得美国武器及零配件。19824月,伊朗大举反攻,面对此种情景,美国又采取支持伊拉克的政策。19844月起,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美国继续执行其“弱势均衡”政策。

——摘自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两伊战争中策略的演变,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的“弱势均衡”政策。
2024-02-07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明朝不同时期全国土地数量情况的统计表(据各地官方不同时期鱼鳞图册统计汇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朝中期
时间全国总田亩数(顷)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8577623
弘治十五年(1502年)4228000

A.农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B.自耕农数量增加显著
C.鱼鳞图册统计数据混乱D.隐瞒土地现象较严重
2022-11-21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北京·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交通与时代变迁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必先富而后能强”,“铁路为富强要图”,“购进轮船,略分洋商之利”。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874年李鸿章奏呈《筹改海防折》,第一个提出修建铁路,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晚清政府建成近万公里铁路,除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外国均持有部分股权。

材料二   1936年国民政府决定建设西北、西南和中部交通网。到1937年7月,共建成铁路2030公里,主要有:粤汉铁路、陇海铁路、浙赣铁路、江南铁路、同蒲铁路、淮南铁路等。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能够通车的铁路里程仅1万多公里,公路只有3万公里。

材料三



从交通与时代变迁的角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0-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01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解读材料信息,提取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之处,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0-18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边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货币格局。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元在贸易金融市场中占据最大权重②人民币与欧元结盟联手对抗美元霸权
③人民币的贸易金融市场地位不断上升④世界贸易金融市场货币格局开始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57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各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B.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D.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主要饲养猪和狗
8 . 如图为1958年王通创作的年画《欢迎拖拉机来社》。对该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A.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即将开始B.传统年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C.农业合作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
9 . 罗斯福政府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同时“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至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因而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代言人”,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措施具有抑制与救济相结合的特征                         ②容易加剧美国社会各阶层贫富分化
③这可能为资本家质疑新政提供依据                         ④新政并未真正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2-10-3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结合新中国的外交,解读材料中新中国各版护照的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3-10-0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