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1 .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景德镇被誉为世界瓷都,在陶瓷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景德镇陶瓷历史上,元青花的出现,既是一次陶瓷技术的革命,更是一次文化融合和时代风尚的变化, 其融合了14世纪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青花的器型普遍较大,这种大器型为文化附加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的艺术样式都可以借助陶瓷媒介进行传播。 就文化传播媒介功能的发挥来看,陶瓷比丝绸、茶叶更适合各文化样式的创作,陶瓷如同纸张一样,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本媒介。

——摘编自张泽兵《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

材料二   中世纪期间,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珍视。1500年后,中西方贸易扩大,欧洲人把购买和搜集中国瓷器说成像去“寻找黄金”。17、18世纪,仅有记载的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瓷器就达6000万件, 但当时的外销瓷器规模远不止于此:从市场看,除了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南亚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把美洲市场纳入了世界瓷器贸易中;从贸易商看,除了荷兰商人外,还有中国海商,东印度公司、散商以及已逐渐衰落的葡、西两国商人。

——摘编自刘强《18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制瓷业的衰落:一个全球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景德镇陶瓷的文化价值。
(2)选取材料二中的某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对东西方瓷器贸易进行简要评析。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如图为元四家之一吴镇的《松石图》,以凋零枯萎的松树作为绘画主体物,独立于河岸之上,展现了傲骨之风。据此可知,该画(     

A.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分裂的忧愤B.彰显了文人士大夫的情趣与意旨
C.标志着传统中国画达到了顶峰D.表明了文化下移的社会发展态势
3 .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改善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个外交思想家,基辛格有一套自己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实力均势才能维持,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只能靠实力才能得以实施。均势外交的核心就是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重建国际秩序,以多边力量制衡苏联扩张,保护美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他批评美国保守主义为追求道义目标而罔顾地缘政治目标。他认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在于维持地区均势(如中东、南亚均势)和全球均势(如确保欧亚大陆不落入一强权手中)。这是其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主义外交思想指引下以及特殊的身份,使他成功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摘编自沙靖宇《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苏联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中国北部的安全威胁愈益增强。这些重大因素,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4 . 19世纪后期,华茶约占有国际茶叶市场一半的份额,但到20世纪初,印茶的输出额首超华茶。时至清末民初,印度成为国际茶叶第一出口大国,锡兰上升为第二位,中国则下降为第三位。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国际饮茶习俗的变化B.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英属殖民地的工业化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据如图《罗马帝国》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罗马帝国的崛起(     

A.连接了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B.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C.通过征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改变了亚洲非洲的历史进程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法的影响和冲击下,为了挽救危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正式下达法律改革之诏。同年以“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收回“国家利权”为目的,清廷任命沈家本等进行改革。在这场影响深远的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中,沈家本作为清末法律改革的主持者,他对改革的态度,他对西方法的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都对这场改革产生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近代法治,特别是法治中的审判独立,是他的改革理想,也是晚清法律改革者的理想。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中西法律和法学融合,以及中国近代法学兴起的过程中,沈家本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摘编自李贵连《沈家本传(修订本)》

材料二   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将近十年之间,法律改旧从新,其步伐日渐加快。光绪三十年四月,修订法律馆开馆,该馆在修律大臣沈家本直接领导下,除了整理旧籍,译介西法,考察东西洋法制,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更删改旧律,制定了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共和取代帝制,民国初立,法制阙如,清末所立各项法律,除与民国国体抵触各条应失效力外,余均暂行援用。

——摘编自梁治平《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

(1)据材料一、二、概括沈家本的历史贡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法律变革。
7 . 下图为1200~1900年英国人口和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

(1)概括指出1300-1600年间英国实际工资的发展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成因。
(2)指出与1300-1600年间相比,影响1800年后英国实际工资主要因素的不同,并简要说明从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2024-01-12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江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在耶路撒冷一个古代城市废墟中,发现了产于埃及的各种象牙制品和其他制品;在腓尼基,发现属于埃及的器皿、獅身人面像等制品;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这可以佐证(     
A.地中海沿岸各地区之间贸易较发达B.地中海沿岸文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C.埃及与其他地区文明交流较为广泛D.经贸交流促进古埃及文明融合创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先秦,儒家重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为国家治理离不开道德,应以道德规范调整人际关系,从观念上端正人心、导民向善。法家重视以法律手段治理国家,认为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主张以严格的法律强化约束各级官吏,以严厉的刑罚禁暴止奸,实现秩序。汉代以后,正统儒家主张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秦朝专任刑罚,导致民怨沸腾,二世而亡;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也难以适应后来的社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主张儒法结合、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正统儒学应运而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也提出德主刑辅、德刑并用的治国主张。经过汉中期改造后的正统儒学,坚持道德法律共治天下的基本原则,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系统的治国理论,如,《唐律》确定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治国方略,并为以后历代所尊崇。

—摘编自朱勇《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的智慧》


材料中提出了几种治国方略,选择其中一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2023·四川乐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而中国劳工同样被美国工人的暴行所伤。美国传教士兼公使秘书威廉姆斯在1868年指出“如果在中国的美国人遭受的痛苦超过了至1855年以来在美华人所忍受痛苦的1/10,战争肯定因此发生。”据此可知(       
A.华夷观念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B.美国试图派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中美关系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D.在华传教士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