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清朝雍乾时期,在聚族而居地区,“于族长之外,设立族正,官给印照,责令约束族丁”。族正既不同于族长,又不同于政府官员,具有双重身份,成为政府与宗族之间的媒介。这一制度的推行,旨在(     
A.加强基层社会治理B.强化强宗大族的势能
C.革新地方行政区划D.弱化政权族权的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前,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出版了《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决定放弃自己国家所有的传统和制度,然后把西方所有的文明和制度包括语言作为一个对应体,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不断冲击中国、中国不断作出反应的过程,这就是“冲击—反应模式”。可是,在1991年,费正清在出版的《中国新史》一书中说:“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我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很可能不是一个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

——摘自袁振国《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单位:件),此表可以证明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西汉

238

54

13

47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材料:姚鼐,安徽桐城人。其一生,仅八年的仕宦生涯,而读书、教书、著书,则是他毕生的主要活动。

在学术思想方面,姚鼐极为崇尚程、朱之学,可“正之”,但不能诋毁、讪笑,否则便是“诋讪父、师”,要遭天谴。姚鼐虽加意维护程、朱,但较为通速,能兼容其它学说,甚至能吸纳汉学之长。他还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又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泛,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他先后任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等书院主讲,精心培养了梅曾亮、姚莹等一大批弟子,他以自己的古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桐城家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姚鼐一生的著作等身,有《惜抱轩诗文集》《惜抱尺牍》等。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槲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

——摘编自李帆《姚鼐学术思想论述》

(1)根据材料,概括姚鼐的主要成就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姚鼐思想没有发展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较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到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神陶冶、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


(1)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西方
1578年刊印李贽的《藏书》《焚书》
1637年刊出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1639年刊出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1642年刊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1543年刊出薄伽丘的《十日谈》
1628年刊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1632年刊出伊拉斯谟的《愚人颂》
1687年出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传》

表一:

表二:

中国西方
1578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化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两大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与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科技关系的角度进行同时期中西比较。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宋太祖“首定商 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     
A.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B.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C.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D.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2017-03-07更新 | 31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