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94次组卷 | 19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统一后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充满声情地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盐商是清代最有实力的商业集团,有人通过对两淮盐商实得、应得利润的估算,认为“徽商在两淮盐运业的实得利润,不到其应得利润的40%”,到道光咸丰年间,这些腰缠万贯的盐商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其主要原因在于
A.长途贩运中商帮的竭力控制B.政府和各级官吏的压榨盘剥
C.官营盐业不及私营盐业发达D.太平天国垄断了两淮盐运业
5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的三次革命:反满的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虽然它们追求终级目标不尽相同,但从“现代意义”来讲它们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里“现代意义”是指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B.打破帝国主义沉重枷锁
C.追求民族独立权利平等D.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历史学家赵琳认为:“一个依法运行的宪政社会使得人类的进步成为可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督教末世论盼望上帝降临的传统历史观,用一个不断进步的人间理想取代了虚无缥缈的天国蜃景”。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建立的宪政社会不包括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曾寄一度将改造社会的愿望寄希望于拿破仑·波拿巴,失望之后曾吞枪自杀,罗伯特·欧文也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办“新和谐公社”,但因脱离社会现实,内部矛盾激化而宣告失败。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性在于(     
A.未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B.未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未能认识到无产阶级需要团结与联合
D.未能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
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实际GDP的贡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95—1999平均
GDP实际增长率(%) 2.7 3.6 4.2 4.3 4.2 3.8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的贡献(百分点) 0.73 0.90 0.80 0.99 0.92 0.87
对美国国内价格的个贡献
通货膨胀率(%) 2.2 1.8 1.6 0.7 1.5 1.6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的贡献(百分点) -0.24 -0.41 -0.42 -0.49 -0.45 -0.40

A.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发展B.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发展主导
C.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D.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
9 . 1941年8月以来,苏联在197个城市居民点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将居民分为四类按不同的标准配给粮食。其中,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航空、化工、坦克、煤炭、石油等部门工人在分配链中处于最高位。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B.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C.保障优先发展重工.业D.确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

——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连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

——-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棣迁都北京的背景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