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并列举了相关“旧”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认同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①)
社会观认同的是差异等级而非竞争能力(②)
文化观认同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精神(③)
宗教观认同的是蒙昧盲信而非自然主义(④)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新欧洲”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世界市场形成;
B.②文艺复兴
C.③重商主义
D.④近代科学产生
2019-05-03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5(16+3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2 . 文物的“旅行”
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文物可能会离开其诞生地,而保存于其他地方。

一. 阅读下列表格, 回答问题:

   

1.请确认表格中文物的诞生地。(填写字母)
A.东亚地区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D.北非地区E.中美洲地区
2.这些文物从其诞生地迁移至现存地,基本发生在 18、19世纪,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单选)
A.文物买卖B.殖民掠夺C.主动赠送D.友好交流
3.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描绘女范事迹为主题,现存9段。其中《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可以用来说明(单选)
A.女性是魏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B.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与教化功能
C.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写实性极高D.艺术创作应适应维护统治需要

二、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陀罗尼经》,当时传入朝鲜,现存于韩国庆州。最早的标有印刷年代(“咸通九年印制”,即公元868年)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原存于敦煌藏经洞,近代被殖民者劫掠至英国。

4.唐朝时,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雕版印刷的佛经。这说明(     )(双选)
A.佛教在唐朝有相当的影响力B.佛教在唐朝社会中已取得独尊地位
C.唐朝时尚未出现活字印刷术D.唐朝时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5.有学者研究“敦煌”得名考原。从史书遗留的河西民族的词汇分析,先后生活于敦煌一带的月氏、乌孙、匈奴所操的语言皆为突厥语。突厥语 tawuz一词意为“瓜”,敦煌自古以来产瓜,且长期被命名为瓜州。从大概率讲,   “敦煌”之名亦应为突厥语。这说明(     ) (单选)
A.音韵学是历史考证重要方式B.敦煌郡是汉朝河西四郡之一
C.敦煌是唐朝民族交融的典例D.考证史料不充分结论不正确
6.《陀罗尼经》和《金刚经》都由中国流至海外,但是其外流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一表述的角度是(        (单选)
A.主观与客观B.内因与外因C.区别与联系D.相同与不同

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威胁。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文物保护。1972年联合国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7.基于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怎么看文物保护的意义。
2023-1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书籍出版时间作者Foreigner/foreign affairs的中译情况

《华英字典》


1822

()马礼逊

编者在书中将“foreigner”翻译为
人,番人,番鬼”,但同时也指出夷人之说不当,只是为了顺应当时中国的语言现状,不得已而为之。

《海国图志》


1842

魏源

作者在编撰中将“foreign affairs”译为夷务

《增广海国图志》


1895
林乐知、瞿昂来、傅兰雅、徐建寅增补编者将“foreign affairs”译为“交涉事务,洋务,外务”。

《英华大辞典》

1908

颜惠庆

编者将“foreign ”翻译为“外人,异国人,客民,侨民,外国人”。

—摘编自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


综合表格中的“foreigner”和“foreign affairs”的中译衍变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1955年-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A.反映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
B.表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说明中共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国际贸易航线主要有七条,下表为其中三条

航线出口商品进口商品
广州—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航线生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广州—澳门—(日本)长崎航线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主要是银子。自1585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
广州—澳门—(菲律宾)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   美国杰克·戈德斯通著《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一书认为“直到1500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在1800年以后才真正得以实现”。以下为该书目录

引言地球:一个全球化的视角/1
第一章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5
第二章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20
第三章主要宗教与社会变迁/42
第四章贸易与征服/63
第五章家庭生活与生活水平/86
第六章政府、法律、税收乌革命/106
第七章改革变革的步伐:真的发生过一场工业革命吗?/141
第八章亚洲与欧洲的科学发展轨迹/160
结论西方的崛起:只是暂时性的吗?/189
索引/206
译后记/213

——据【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为什么是欧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前期
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
官员7500人13465人 22500人27000人
官民之比1∶7 9451∶3 9271∶2 6131∶911
A.专制和集权易致行政成本增加B.科举制推动了官员数量的增加
C.古代人口降低说明农业经济倒退D.税收制度变革导致人口减少
7 . 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统计。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影响美国的对外贸易
B.发展中国家普遍崛起冲击了美国市场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导致美国外贸逆差
D.侵越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始终停滞不前
8 . 下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经济重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
9 . 下表是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公司的借入资本及其分析。据下表推知,当时中国(     

年份
垫支资本合计
自有资本
借入资本
金额(千元)%金额(千元)%金额(千元)%资产总值(千元)借入资本占资产总值的%
1916362.2910051.9314.3310.3685.7420.0073.2
19205634.781002936.9152.12697.8747.97067.3838.2
19238436.191002968.1435.25468.0564.88630.7663.4
19258931.591003084.4334.55847.1665.511376.4151.4
A.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B.民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C.资本市场得到稳健发展D.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开放
2023-09-2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民国初期关税自主运动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时期内容结果
临时政府时期外务部照会各国公使,要求修订税则,提高税率各国公使以民国政府尚未被列强承认为借口加以拒绝
袁世凯时期筹划成立税则修订委员会,准备修改税则列强并不同意修订税则,后因一战爆发,该计划化为泡影       
段祺瑞时期颁布“国家关税条例”,提高对无约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标准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A.中国开始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B.民族独立是实现关税自主的根本前提
C.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关税法制化D.收回关税自主权已成为社会普遍诉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