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

项目国家陆军海军空军
其他盟国(除韩国)9.586.660.97
美国50.3285.8993.38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材料三   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材料四   1951年5月15日,美国三军参谋总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在参议院军事外交委员会作证时说: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世界当代史资料选辑》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所示情景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其主要决定因素。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布莱德利的话?
2019-09-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人民版高中历史指导选修三复习:专题五检测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一   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也写道:“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近年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以纪念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的不朽功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

——《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请完成:
(1)指出材料一中“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这一“工作”的?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所说的爱因斯坦的深奥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材料二认为爱因斯坦“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作为科学家的詹天佑和爱因斯坦在人文情怀方面有何不同?

2019-04-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未成为“欧洲式的人物”的主要原因?

2018-11-2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任何近代前或甚至很多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一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开创的?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中“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的现象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5 .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04-24更新 | 38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宋政府建立后,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统治者急需维护统治,五代时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道德式微,宋代当政者急需构建新的统治思想以维护统治。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   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17世纪,荷兰人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来解决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货币的问题,又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来解决商贸发展的投融资等问题。据此可知,当时荷兰金融业兴起的背景是(   )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
B.欧洲封建制度加速崩溃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地中海沿岸经济较繁荣
8 . 第二国际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的背景下成立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主要议题不包括(  )
A.国际劳工立法B.左派与修正主义坚决斗争
C.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D.工人阶级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问题
2019-09-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暑期作业18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全球史研究中,不少学者持一种宽泛的全球化观念,研究范围包括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进程。美国历史学家布鲁斯·马兹利什在则关注当代全球化现象,把二战后史学界的全球化研究界定为“新全球史”、其研究主题包括冷战与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关系、全球文明等。这说明
A.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会影响历史研究的方向
B.研究成果越新越能够接近历史发展的真相
C.“新全球史”才是对世界历史的正确解读
D.“新全球史”是对传统全球化观念的否定
2019-08-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评述可能错误的是
A.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才能够解决
B.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越来越富
C.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
D.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已经摆脱了劣势地位
2019-06-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4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