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经济政策与国家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政府多次颁布钱物兼用的制敕。下表为该时期颁行的部分制敕。

颁行时间制敕内容材料   出处
开元九年
721
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现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全唐文》卷二十五
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而布帛是本,钱刀是末,贱本贵末,为弊则深,法教之间,宜有变革。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者,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元和二年(841)二月公私交易,十贯钱以上,即须兼用匹段,委度支盐铁使及京兆尹即具作分数,条疏闻奏。《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材料二   窃见元和以来,初有公私器用禁铜之令,次有交易钱帛兼行之法。近有积钱不得过数之限……。然而铜器备列于公私,钱帛不兼于卖鬻,积钱不出于墙垣,欺滥遍行于市井。亦未闻鞭一夫,黜一吏,赏一告讦,坏一蓄藏。

——(唐)元稹《长庆集》卷三十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物兼用制敕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中后期的钱物兼用政策。
2024-09-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政治家东方朔认为:“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浐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汉代政治家晁错在谈到秦统一时表示:“地形便,山川利,财用足,民利战。其所与并者六国,六国者,臣主皆不肖,谋不辑,民不用,故当此之时,秦最富强。”他首先强调的因素就是“地形便,山川利”。

材料二   有历史学者认为:秦国使滥觞于关东的法家学说在秦国得以全面实践,并促使秦人较早地形成小家庭的私有观念。法家学说与秦国社会结合以后,很快收到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涛《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比较研究》

归纳材料中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提炼准确,评析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2024-07-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商业资本流向

明清小说内容摘要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施润泽的内心独白:“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算到十年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么房子不可,买多少田产不可?”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富商高赞均财力雄厚,但苦于“家无读书子”,便把转换门庭的理想寄托在女婿身上,一心巴望女婿科举成名,显亲扬名。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颜氏用十二两银子作本钱,依靠老仆徐阿寄十年的苦心经营,成为巨富。她把经商所得的大部分资本投向土地,置田千亩。
《喻世明言·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信之靠经营工场和渔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巨商,后因乐善好施而“气压乡帮,名闻郡国”。
《聊斋志异·王成》王成卖掉善斗的鹑得六百金,回家后,“妪命治良田三百亩,起屋作器,居然世家”。过三年,家益富。

——据周柳燕《论明清小说对商业资本流向的透视》

依据材料信息,指出明清时期商业资本流向呈现的特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2024-07-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服,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都由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辜鸿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7-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治国

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汉武帝采纳“推恩”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二对汉武帝的认识。
2024-07-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前期军力分布情况

道名

关中

河东

河南

陇右

其他

合计

军府数(个)

288

164

74

37

94

657

占军府比重(%)

43.8

25

11.3

5.6

14.3

100

——吴海军《浅析唐前期关中本位政策》

关中,李唐皇室者三百年统治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也……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的中心本于西北一隅,而吐蕃强盛延及二百年之久。故当唐代中国盛极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而竭全国之武力财力积极进取,以开拓西方边境,藉保关陇之安全为国策也。又唐则资太宗高宗两朝全盛之势,历经艰难,始克高丽,即克之后,复不能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材料二   高仙芝于天宝六载(747年)破小勃律,擒勃律王苏失利之,“诏改其国号归仁,置归仁军,募千人镇之”。……至此,唐朝对吐蕃的反击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达到了极盛。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而小勃律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强盛,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2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当时国际之大势如此,则唐代之所以开拓西北,远征葱岭,实亦有其不得已之故,未可专咎时主之黩武开边也。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关中本位政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寅恪对于李唐王朝“开拓西北,远征葱岭”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降水非常少,但因为尼罗河,这个地方很早就有了农业,很早就出现了文明。尼罗河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千米,埃及人把尼罗河周围的土地称为黑土地,与周边沙漠的红土地相区分。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通信以及食物来源。尼罗河在每年7月开始泛滥,9月达到高峰,尼罗河的泛滥使埃及进行耕种的肥料有了保证。因为尼罗河,古埃及的历法把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710月的泛滥期,11月到次年2月的生长期,36月的干旱期,这与尼罗河的涨落是完全吻合的。尼罗河中的鸟类、鱼类,还有其他动物,是埃及人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埃及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文明的摇篮: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

材料二   在古埃及固有的文化传统中,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颇具代表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不像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那样可以为几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所利用,又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演变不同,它仅仅为古代埃及民族所利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但是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

——摘编自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埃及文明。
2024-06-18更新 | 128次组卷 | 6卷引用:【练】专题01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19世纪初英国巡回法庭所审判罪犯人数。

年份犯人数量
1805—1809年23462
1810—1814年30613
1815—1819年58662
1820—1824年65227

——Michael Ignatieff, A Just Measure of Pain,p.154.数据仅限英格兰与威尔士

材料二   时任内政本臣皮尔在议会下院指出,盗窃犯构成了犯罪阶层的主体。……其二,从地域分布来看。英国工业区或城市郊区的治安形势明显要比乡村地区更为严峻。 因为与乡村相比,城市中的传统礼俗和道德规范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受到更大冲击。其三,19世纪英国诉讼费用的降低、新警察制度的建立、执法效率的提高都会使起诉案件的数量比18世纪有大量增加。

注:法院判决定罪才能称之为罪犯。

——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犯罪问题及其社会成因》

材料三   (英国)各地监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分原则的混合羁押是 18 世纪英国监狱遭受普遍诟病的突出问题之一(不分罪行轻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 第二,物资匮乏导致狱犯生存境况堪忧。 第三,缺乏监管使得监狱秩序混乱不堪。因财力所限,许多监狱都缺乏专业的管理者,地方监狱尤其如此。在此种情况下,狱监只好从犯人中选出“监管者”,让罪犯自行管理。第四,环境恶劣、疾病蔓延也是英国监狱的严重积弊之一。

19 世纪初,英国的刑罚体系遭遇了一场空前危机。 “刑罚危机”促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思考代替传统刑罚的新机制。19 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监狱状况已在整体上大为改观。 首先,新式监狱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效抑制了流行病的传播。其次,新式监狱不仅受到内政部的统一监督,也享受统一补贴。 狱警开始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担任,并纳入带薪公务人员行列。再者,犯人的基本食宿条件有了保证。 最后,监狱管理……不再过分强调惩罚,管理中加入了更多的激励、奖励措施,教育感化逐渐成为新的规训手段。

英国政府何以对监狱改革报以如此高昂的热情,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监狱问题和刑罚危机之外,通过监狱改良来提升国家威望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考量。当时的一位监狱改革者亦道出了这一归旨:纠正罪犯的恶习,使之改邪归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不仅标志着人性的胜利,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在文明世界中的崛起。

——许志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监狱改革论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英国犯罪问题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英国的监狱制度的变迁。 (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的女界“新”象

之一

之二

《厮役演说》

   图中文字:毛家湾某女学堂,每日下午,各学生家多来相接。一女生仆人,年五十余,初十傍晚,在该学堂门首对各家父兄及仆人演说“阅报之益”,津津有味,颇有动听。演说不奇,出自厮役则奇。

——《益森画报》第5期(1907

《女界现象》

   图中文字:正月十五日,后门外大街,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奔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请家长赶快禁止才好。

——《日新画报》第25期(1908

提取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析。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诸多朴素的收入分配思想。孔子曾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观点,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孟子的收入分配思想以施行“仁政”为核心,认为统治阶级“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孟子认为,“氏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己”。韩非子主张通过严格的赏罚措施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目标。韩非子认为社会中存在贫富差别是合理的,同时呼吁减轻民众的徭役,认为应实行“论其赋税以均贫富”的财税政策。韩非子的见解从主观上看是为维护中央集权服务的,但是减轻徭役也确实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

——孙浩进《中国古代及近代收入分配思想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思想家关于财富分配的主张及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思想家关于财富分配主张的现实启示。
2024-07-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