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与拉丁美洲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该商路主要参与者是中国商人和西班牙人,贸易形式以丝——银交易为主,它的勃兴促进了以墨西哥为中心的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亚洲与拉丁美洲在经济、文化和人员方面都较早地建立了联系。西班牙汉学诞生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所写的《大中华帝国史》-书构建了一个文明、道德秩序清晰的中国形象,为在欧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对当时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及对当今世界文明交流的启示。
2024-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根据如表格内容来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时间事件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A.变法改革成为潮流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中国版图基本奠定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2024-06-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水雨,除兴。(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秦律十八种·徭律》

(1)请仔细对比《史记·陈涉世家》和《秦律十八种·徭律》,你有什么发现?能否探究其中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史料运用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秦律》的作用是什么?
4 . 1960年春,“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以顽强的意志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其内涵是(     
A.助人为乐B.艰苦奋斗C.执政为民D.廉洁奉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红军长征途经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送来粮食约100万斤,牛、羊、马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一些土司头人和喇嘛寺也送给红军大批粮食。该材料说明长征(     
A.粉碎了反动派的“围剿”B.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C.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D.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024-02-21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1940年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相关故事。他当时创作该画意在(     
   
A.传承中华传统文化B.表达抗战必胜信心
C.普及西洋绘画技法D.提高大众审美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欧洲中世纪兴起的大学和走向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是(     
A.促进封建经济发展B.促进东西方经济往来
C.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
8 . 如表内容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的发展概况。综合该表信息,能够反映这一阶段总体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政治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军机处
经济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文化《红楼梦》问世;京剧逐渐成为主要剧种
军事戚继光抗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B.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C.文艺创作成就显著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9 . “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     

             炭化稻米
A.渔猎生产的发展B.家畜饲养的出现
C.原始农业的产生D.定居生活的开始
2023-08-25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如果没有秦统一战争这种特殊的历史手段,东方六国由分封到郡县的过渡恐怕就要拖几个时代,才能慢慢完成社会转型。此观点认为秦统一(     
A.有利于民族融合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经济发展D.促进了文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