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部分目录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请结合目录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反,国际关系的政治方面呈现出分散化的倾向。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世界格局中最具实力的一极,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地区大国成为新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中,美国正在推行一种与多极化相冲突的全球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其中还充满变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它的最大威胁。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关系分散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结构呈现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2022-08-31更新 | 4438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C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古希腊的戏剧家素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剧中常常提到诸神,可是他主要关心的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式各样的人ー一高尚而可钦佩的人、作恶多端的人等。这反映出当时
A.艺术创造体现出功利化的趋势B.艺术创造关注人本身与人的价值
C.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日益淡薄D.神与人地位平等的理念得以弘扬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赵老师组织高一(1)班同学开展“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主题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材料

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
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探寻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选择”……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谢谢!
张同学:在战国,面对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为了适应这些社会变化,纷纷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就是其中
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李同学:在英国,面对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英国经济发展时,英国资产阶级选择用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王同学   ……
主持人: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总结如下……谢谢!

(1)根据材料,列举推动社会转型的两种方式。
(2)请你以主持人身份对本次主题活动进行总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发言稿。(要求:围绕主题,简明扼要,逻辑清晰;不得透露身份信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精简政府机构D.实行两税法
2023-06-26更新 | 25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5年福建省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七)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最为活跃,推动土地私有关系快速发展……战国时的地主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贵族地主,或从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或是因军功受到赏赐土地而来,另一种是通过购买土地形成。一种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私有制形式便逐渐形成了。

春秋战国之际还出现了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关系。有的自耕农是因垦荒或立了小军功而得到少量土地,也有的是因旧贵族没落后成了自耕农,还有国家授田给农民,责其耕种。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了私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他们构成了土地私有制的又一种形式。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政府总是限制因土地兼并而形成的大地主经济,因为他们的数目膨胀则必然直接地影响国家的税收制度与其他行政制度的执行,也会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历代皇朝都把反对与抑制大地产庄园经济及大地主租佃经济,建立厚实的小农自耕农阶层视为稳定社会的基本国策,以此确保国家税收和秩序稳定。

——摘编自盛邦和《中国土地权演化及地主租佃、小农自耕模式的形成》


材料三   贵族、官僚大量占田,同时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也可以把他们获得的利润,利息用来购买土地……在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工商业者、高利贷者常常“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既然明清的封建地主和工商业者积累起来的财富都竞相购置土地,而不投资于工商业,那么自然就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成长了。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有哪几种形式?指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国家税收的直接提供者。并说明导致国家税收减少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末”各指什么?材料三描述的经济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8 . 《喧哗与骚动》(1929)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长篇小说,福克纳以内战为主要背景,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在书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A.美国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滞胀”阶段
B.美国国内掀起反二战强烈主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冲击南方上层建筑
D.南方广泛推崇林肯的政治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