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清史稿洪亮吉传》记载:“盖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形成此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科举考试的影响
C.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D.清朝大兴文字狱
2022-08-03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修道院传教士卡萨斯在《新印度毁灭述略》中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书中描述的现象源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D.商业革命
2023-06-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衡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 1912 年获利4万余元,1913 年获利增至10万余元,1914 年为16万余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5 .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已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B.亲周的先代贵族C.王室子弟D.贤明的人
6 . 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思想是
A.仁者爱人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D.存天理,灭人欲
7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没前三刻,击钟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唐代
A.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
B.政府鼓励民众从事商业
C.商业发展有地域限制
D.商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2019-03-01更新 | 693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B.儒学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行省的设置
D.理藩院的设立
10 .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代自文帝时期开始实行酎金制。有封地的王侯,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在每年八月宗庙祭祀时献上黄金助祭。所献黄金如果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这说明汉文帝时期
A.酎金始用于宗庙祭祀B.重视体制矛盾的解决
C.中央财政控制欲较强D.分封制出现新的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