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材料   19世纪30年代,“分赃制”形成。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大多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其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美国《彭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C.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D.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2021-12-12更新 | 469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3历史试题
3 . “圣安娜,请帮助我,我愿成为一名修道士!”这一誓愿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在以后几十年里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一统宇内的绝对权威,开辟了一个诸多教派并存的新时代。据此判断,这位“年轻人”主张
A.否定宗教信仰B.宣扬信仰得救
C.主张三权分立D.批判专制王权
4 .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2021-05-17更新 | 675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3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2020-01-16更新 | 172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3历史试题
8 . 某历史学家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林则徐(       )
A.是倡导“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B.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2019-1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C.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D.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2019-10-01更新 | 638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八次周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这场战争(1914~1918年)对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之一是工业生产急剧发展。……美国在战前已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它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大国的潜力直到战后才充分发挥出来。这场战争当然更加扩大了美国贸易顺差……这个对外贸易顺差一部分满足了美国对外投资的需要……一部分用于偿还外国在美国的投资……美国已从债务国变成了强大的债权国了。而且,战争又使许多先前由欧洲供给商品的地区变成了美国商品的主要市场了。

——吉尔伯特·C·菲特《美国经济史》

材料2:……当他(威尔逊)于1918年12月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1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民众发狂般欢迎威尔逊的原因并分析威尔逊“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的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