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B.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C.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D.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2021-04-25更新 | 514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周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2020-05-06更新 | 467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周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藤博文上书建议“废藩”。1869年明治政府派代表劝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藩主向朝廷申请“奉还版籍”)今诸侯之领地,皆朝敌德川所授,并无天皇之印玺,这是滑稽的。

——《明治维新的再探讨》

材料二   (1869年3月,四强藩藩主上表申请“奉还版籍”)朝廷一日不可失之大体也。一日不可假者大权也……臣等所耕乃天子之土,臣等所牧乃天子之民,安得私有乎?今谨收版籍而奉上,愿朝廷善为处理,当与者与之,当夺者夺之。凡列藩封土,更宜下敇命而重定……

——《简明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朝廷”与各藩关于“奉还”的真正含义。
(2)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19-10-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4 . 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演说中指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大批志士仁人来到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探求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某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上述观点组织研究性学习。在探讨“日本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因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以下四种观点:

甲: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是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乙: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是推行殖产兴业。

丙: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是倡导文明开化。

丁: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发展影响最大的措施是建立新式军队。


思考
(1)你认为以上四种观点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甲:
乙:
丙:
丁: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思考
(2)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重点精讲】
2019-10-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5 .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019-10-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6 . “明治维新”的性质应理解为“明治革命”,还是“明治改革”?为什么?
2019-10-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7 . 日本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
2019-10-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8 .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何特点?

9 . 材料   “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洋之法。”“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

——吉田松阴思考


材料中“前车之覆辙”指什么?“有血性者”主要指哪些人?为此,他们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019-10-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10 . 材料   ……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从1633年2月至1639年7月,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所谓“锁国令”,最终确立了“锁国体制”……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培理)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神奈川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1)材料反映了19世纪前日本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2)材料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3)你认为当时日本面临着怎样的时代任务。
2019-10-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学案: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