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2021-04-01更新 | 283次组卷 | 62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31个省区市和49个较大城市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共修改、废止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目前,中国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已经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定要求基本一致。这表明
A.加入世贸组织后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主权
B.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被动选择
C.中国的经济体制不适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
D.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调整适应世贸组织规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所起的最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B.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
D.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2019-08-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全球化进程开始。“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是指
A.商品经济开始形成
B.资本输出成为主要形式
C.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D.美国殖民扩张时代开启
5 . 下列明清时期的历史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传入我国
B.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
D.设立广州十三行
2019-08-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历史试题
6 . 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甲午中日战争后,他质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张之洞
C.张謇
D.荣德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由者无力可耕”。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闭关锁国政策。
C.井田制瓦解
D.生产力水平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
B.刀耕火种
C.精耕细作
D.兴修水利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二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运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10 . 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