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2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86次组卷 | 17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系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明确官员的职责
B.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2019-04-08更新 | 14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2020-11-19更新 | 252次组卷 | 3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和目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6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和地方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9-01-11更新 | 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7 . 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2019-11-11更新 | 24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成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请思考: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依据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天子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10 . 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井田制的破坏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力的发展
2019-06-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湖北监利县高一历史新课标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