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l/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基伦暴动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役制广泛流行开来。

——摘自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之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

(2)客观评价材料二中的《德拉古立法》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失与得,有何启示?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高压力量”的确切含义?

2018-02-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问题: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017-10-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2014年岳麓版高三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二单元测试
3 . 阅读下列材料;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出,“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如果站在“美国决定论——美国对战胜德意日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立场,你将用哪几个方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4 .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以“走向战争”四字概括1929—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请以1929年前后的变化并结合1929—1939年的有关史实说明世界是怎样“走向战争”的。
2018-03-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7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测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律文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第七表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第八表私犯
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应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应捆绑而鞭打,然后将其烧死。

——《十二铜表法》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秦律》和《十二铜表法》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律》和《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2017-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