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牡丹亭》是明朝中期作家汤显祖在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浪漫主义作品,它鲜明地体现了反礼教和理学的进步倾向,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叛逆色彩的杜丽娘形象。《牡丹亭》这类作品(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志趣B.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C.再现了明朝的社会现实D.彻底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
2 . 16世纪以前的中国,白银很少用于纳税和商业交易。16世纪以来,银元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银锭也已普遍流行,大部分税收也以银元支付,是到了明末(1573—1644),仅有0.5%的税收使用铜钱。白银在中国的大量流通(     
A.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B.使商业活动开始打破时空的限制
C.导致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D.动摇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基础
2024-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抓紧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下决心发展核工业,新中中国尖端技术的研发从核科学技术研究开始起步。19525月,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军委领导人在研究国防建设五年计划时,开始酝酿发展特种武器问题,并征询了有关科学家的意见。大批留学海外回国的中国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科学研究方向转向核技术研究,投身到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建设中。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原子能技术、火箭导弹、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等尖端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苏熹《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围绕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主题,在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对策性讨论。这一时期的新技术涵盖信息技术、能源材料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领域。这场讨论最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对策建议,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83年,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形势催生了中国“863”计划的出台。“863”计划以“军民结合,以民为主”为方针,选择七大领域,面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863”计划出台后,中国的高技术研发开始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摘编自苏熹《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尖端科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50年代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4-02-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98年11月,美国传教士致函美驻烟台领事,对山东诸城、日照、沂水等地发生的冲突做了具体汇报,并指出这次山东的冲突与以往不同:它不是孤立教案,且表现出一种普遍的暴力排外情绪,并与北京的“政变”有着直接联系。材料提及的这场冲突(     
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倾向显著
C.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2024-02-0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5 . 胡人的婚姻观念本来颇为开放,“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即是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但北朝时,胡人在男婚女嫁时却受“父母之命”的观念束缚(这一观念源于《诗经》),北朝乐府民歌中就唱道:“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说明(     
A.胡汉文化融合的趋势明显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C.传统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理学思想严重限制婚姻自由
2024-02-0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6 . 《史记·殷本纪》记述:殷(商)自“契卒,子昭明立”开始,至“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止,凡14传,13世,无一或缺。材料可用来说明商朝(     
A.王位继承以世代相袭为主B.“家天下”局面初步出现
C.嫡长子继承制度正式确立D.血缘纽带关系的逐渐弱化
2024-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体系的价值在于贵金属,而基督教世界的信仰共同体的价值在于正统、家世、遗产和知识。15世纪以前的欧洲,商品交换并不怎么用到金钱,这两者多数时候并没有发生冲突。而且,人们常常把金钱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财富——贵族的遗产、教会的圣职、王室的公职、农民的税费——这样就把金钱与传统价值观和既有的权力结构联系了起来。经院神学家们也常撰文解释如何在合理范围内让金钱与基督教信仰和谐共处。但是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事情发生了变化。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有人发了财,有人赔了钱。更重要的是,欧洲各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它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更想斗出个你死我活。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

材料二   19世纪的100年里,工业化使很多欧洲国家资产阶级的影响不断增长。从1815年到1914年,官吏、教师、金融家、律师、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在挪威人口中所占比例从6%增至22%,这些人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社会阶级,他们最初通过各种交往形式结成社会群体,比如19世纪的阅读圈子、咖啡馆、社交俱乐部或文化组织。身为中产阶级一员意味着不仅识字,还拥有文凭,最好是高中和大学或职业资格证书都有,参加各种团体、慈善事业或社会开展的活动,有足够的收入在环境宜人的郊区买一栋别墅或一套舒适的公寓房子。赢得社会地位不是靠爵位或世袭,而是凭个人奋斗、品德高尚、生活方式和“体面”的外在表现。19世纪初,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人士仍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诸多方面也是政治中坚力量,但他们越发感到,必须与社会底层成员分享权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6世纪以来,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这句话的理解。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从980年到1030年间,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制崩坏,社会无序混乱,暴乱频繁发生。为了应付早先的社会动荡及无政府状态,出现了封建时代的权力结构。此外,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不无关系。在封建时代,国王是教会权力机构在神圣的仪式上任命的,他们宣称自己是“承蒙天恩”来统治世人。强大的领主们让“封臣”尽到忠诚和军事上的义务。作为交换,封臣们将获得领主的保护,并能得到世袭的封地的使用权。封臣同意每年将有一段时间为领主作战,若领主被俘,他们还必须缴纳一笔赎金将其赎回。而领主则负责裁决封臣之间的纠纷。倘若一位国王未能履行自身义务,封臣们可以联合起来反抗他。同样,国王或领主也可以惩罚未履行自身义务的封臣。封建制度是一种强大的人从相对较弱的人那里榨取赋税或劳役的体制,而位于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是最为弱小的群体。

材料二   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城镇是自治的,因为那里的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为领主承担各种义务。当时的人认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的城镇居民无一是农奴。但是,城市的自治权首先必须从贵族领主那儿获得。城镇通过购买免税特许状来获取其他方面的收入。城市寡头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城市的独立,对抗急于获得更多的收入并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的贵族和统治者。在某些情况下,国王积极与城市形成同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贵族,城市也会贷款给国王,让他们发动战争对抗那些不服从国王统治的封臣或是其他统治者,如教皇。城市自由这一传统,是西欧发展史上的重要的遗产,宪政时代最终也由此产生。尽管在当时的乡村,农民与领主之间的义务依旧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但是在城镇,集体权利通过行会和其他协会取代了这种封建义务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并简要分析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9 . 在九鼎失却原位、三礼流失民间的时代,孔子是个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他带着“仁”“礼”的信念,执著地往返在理想与碰壁之间。孔子执着于“仁”、“礼”,旨在(     
A.捍卫封建统治B.维护社会秩序C.服务争霸战争D.推行礼乐教化
2024-02-05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历史试题
10 . 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启动了弹劾拜登的调查,但是从法律程序来看,即使在共和党人占多数的众议院通过,也需要在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从目前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众议院仍然要启动调查,最终只能是一场劳民伤财的调查。选民也没有太多的政治是非之分,不影响他们对心仪候选人的投票,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A.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B.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
C.分权制衡机制的有效D.两党政治阻碍民主进程
2023-10-16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