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8 道试题
1 .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兰盾)

80

7.75

2.32

A.价格革命来势汹汹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商业革命不断发展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2024-04-02更新 | 214次组卷 | 53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203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香料、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州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美洲和亚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非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主导了当时世界经济贸易活动
2024-02-28更新 | 905次组卷 | 84卷引用:辽宁省遂宁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91次组卷 | 84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2023年我国举行的主场外交活动:西安中国—中亚峰会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时代;天津世界夏季达沃斯论坛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些高频次的主场外交共同体现了中国(       
A.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B.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
C.和平合作,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称霸的局面
6 . 法国在1853年颁布文官退休保障法律;英国在1859年制定《年老退休法》;美国在1920年通过公务员退休金法案,法国在1924年制定文官退休金制度。据此可知,这些举措(     
A.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B.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D.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
2023-12-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9世纪末,在西半球、东南亚、非洲等适宜种植的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体系和供应链。20世纪咖啡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进一步加速。浓郁的咖啡香味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黑色”历史。除了早期的不光彩之外,现代咖啡业也存在巨大“黑洞”。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种植“日照咖啡”,通过更多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咖啡更加耐晒,生长周期大为缩短,咖啡产量大幅提高。《粮食战争》就列举了一个乌干达咖啡农的生产链,经过层层加价,当咖啡研磨成粉时,其单位价格已是种植园咖啡价格的200倍。据21世纪初的统计,全球咖啡销售带来的年总收入额在550亿上下,其中只有70亿(约13%)归于咖啡生产国。咖啡生产国的相对贫困化和咖啡产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在现有国际体系下仍难以根本解决。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咖啡传播的特征,并分析推动咖啡成为世界饮品的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咖啡承载的“黑色”历史的表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古雅典就逐步确立和实施了奴隶制民主共和政体。其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民众大会(公民大会),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实行放逐。二是500人会议,在没有召开民众大会期间,500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民众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三是陪审法庭,其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公民大会选举产生的区、村镇监察委员会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区、村镇监察委员会职责是监察区、村镇的财政,向区、村镇居民纠举行政官员的违法渎职行为,区、村镇民大会可依法罢免渎职官员。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各级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参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依法享有选举、罢免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府委员及高级法院院长,监察弹劾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公务人员,制定法规等职权。群众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通过批评、建议、控告等方式进行。为了发挥广大民众的监督作用,还成立了乡村民代会负责选举、罢免区长、弹劾行政人员、审查区公所开支和督促检查区所对区民代表会议之执行事项。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雅典相较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监察机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建设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 年和1870 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接受金钱与其他贵重物品。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A.完善了英美的政党制度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有利于英美政治运行的稳定D.削弱并杜绝了英美政府的腐败
2023-12-08更新 | 330次组卷 | 64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329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