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8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邺城地处中原,是汉魏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据古文献记载,西高穴大墓所处的邺西地区,曾存有大量的高规格的古代墓葬,因而西高穴大墓的现世格外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高穴大墓

墓葬位置

西高穴大墓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该地西依太行,北邻漳河,南倚南陵,地势较高。西高穴村向东7公里为西门豹祠遗址,向东14.5公里为邺城遗址。东临安阳固岸北朝墓地,隔漳河向北为磁县北朝墓群。

墓葬形制和结构

墓葬未发现封土,且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墓室面积约380平方米,由两个主室、四个侧室等组成,呈中轴线左右大致对称的墓室布局,墓壁砌大型条砖,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

出土器物

该墓虽多次被盗,但仍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的汉魏特征的器物和画像石等遗物。有五铢钱、水晶珠、玉佩等异常精美装饰品及见于王侯大墓的车马器、石圭,还有刻铭石牌63块,其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铭文,刻铭的字体绝大多数是汉隶,字体规整,遒劲有力。

材料二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

——据魏晋陆机《吊魏武帝文》等

一些学者依据西高穴大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就西高穴大墓与曹操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唐代关于史官修史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     )
一、别置史馆于禁中,史官临时被召至史馆修史
二、史官修史所用材料必须是由记注官每季报送史馆的起居注
三、监修官专掌序赞总论
A.表明史官制度的沿袭和演进B.反映直书与实录精神的传统
C.体现史学的官方化和垄断化D.说明史料征集范围的多样性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3 . 秦汉时期的民族边疆治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仁德”,倡导感化;二是推广农耕,改造或改变当地生产方式;三是移风易俗,大力进行华夏礼乐和习俗教育。这些措施(       
A.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B.体现了羁縻政策因俗而治特点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了宗藩关系的长期稳定性
7日内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袁行霈教授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处在相对集中的较小范围,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然灾害,就难以恢复;而中华文明所在范围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纳与整合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这一观点旨在(       
A.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B.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先进性D.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本土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89年7月,法国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1791年9月宪法生效。该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该宪法的特点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要求B.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注重捍卫既有的革命成果D.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1世纪以来,欧洲很多城市是原发性的。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对上述变化理解合理的是(     
A.市民自治传统渐趋消亡B.城市军事功能日益凸显
C.政治需求助推城市发展D.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传统欧洲商业活动代理人的挑选一直是商人们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因强调可靠和诚实,故通常由商人的儿子、女婿和长期熟识的人充当。至19世纪中后期,这种传统人际关系以及与其相应的非正式规则的作用相对地减弱了,并引发了欧洲的“经理革命”。这一变化(     
A.折射出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B.表明工业革命助推社会分工的细化
C.得益于工厂制度的深入发展D.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书云观与观象监是明、清藩属国朝鲜李朝的司天机构,李朝政府屡派天文官赴北京学习天文历法、购置天文书籍和观测仪象,形成“赴燕官”制度。由此可知(     
A.宗藩体制下朝鲜李朝对中国政治认同B.中国天文学向东亚周边国家广泛传播
C.朝鲜积极向外学习促进本国经济发展D.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长期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9—1952年,黑龙江省肇源县通过“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先进耕作法,使全县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了一倍。这(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表明农业改造取得良好成效
10 . 下图所示,距今6500—5000年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与距今5800—5300年的长江下游凌家滩文化之间,在玉器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中华早期文明(     

A.存在区域间交流互鉴B.以使用玉器为标志
C.形成区域间紧密联系D.由中原向周边扩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