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认识历史,下表是学者们对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特征的不同看法。

王朝特征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下表是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阶层

群体

士族

小姓

寒素

朝廷品官

66.2%

12.3%

21.5%

司法官

大理寺卿

69.84%

11.11%

19.05%

刑部侍郎

93.48%

6.52%

0.00%

刑部尚书

95.90%

3.28%

0.82%

A.选官方式呈现多元化B.门阀观念不断强化
C.士族政治仍具影响力D.科举程序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二战前世界主要强国加入和退出(被开除)国联的时间。由此可推知,国联(       

国家

加入时间

退出/被开除时间

美国

英国

1920年

法国

1920年

日本

1920年

1933年

意大利

1920年

1937年

德国

1926年

1933年

苏联

1934年

1939年

A.难以发挥实际作用B.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C.是英法的统治工具D.姑息纵容法西斯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表所示思想文化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8、9世纪在基督教思想权威的统协下,加洛林王朝大力兴办教育,倡导学术研究,鼓励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
11、12世纪欧洲出现特有的高等教育形式--大学:市民自由的高涨,民族语言诗歌的流行,早期哥特式的艺术,成为创造性的时代标记:还出现了科学的和神学的拉丁语文献的繁荣。
14、15世纪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宗教观,宗教信仰成为纯粹个人的行为,把宗教事务和世俗事务区分开。
A.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变革B.弱化了国王的世俗权力
C.颠覆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促进了大学职能的转变
5 . 下表内容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5月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D.近代的开眼看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部分举措。清朝的这些举措(     

地域

内容

东南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

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北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

西南

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软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土官改为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南方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巩固统一

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致力于内地与边疆的一体化
C.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表明民族管理方式较为单一
7 . 下表为先秦时期15份典籍中有关天、地、神、人的表述。其蕴含的共同思想是
典籍表述
《尚书》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礼记》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尚书》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A.神权观念B.人本精神C.迷信思想D.和谐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
5人收入粮食8500
支出赋役2989
日常开支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D.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2019-06-22更新 | 6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大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鼓励工业发展政策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2019-01-30更新 | 224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见下表)。

北方南方结论
政治历代王霸定鼎,北方占绝大多数,历时共2783年。历来建都于长江流域者,除明太祖外,要么创业未定,要么败亡苟安,历时共计366年。北方视南方常占优势。
哲学春秋战国时,孔、墨在北;汉初北方独盛儒学;宋明时北人好言象数,多经世之想。春秋战国时,老、庄在南;汉初南方尤喜道家;宋明时南人首倡心性,多穷理之气。凡此者,皆受地理上特别之影响,虽以人事揉杂之,然其结果殆有不容假借者存也。
军事北人南伐者得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最能举事。南人北伐者不得志。其所用兵,虽有种种特别原因,不能尽以归诸地理,要之地理为其一重要之主因。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梁启超的研究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梁启超的研究方法、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进行评述;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立论科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