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 道试题
1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
时间地区
北方南方
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上苏杭。”又日“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北民大量南迁B.宋代财政收入
C.经济重心南移D.苏杭历史渊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1950~2007年世界各地区 GDP所占份额的变化(单位∶%)。表格信息反映出
地区1950年1973年1990年2007年
西欧26.025.522.217.4
英国衍生国30.825.424.622.1
日本3.07.88.65.8
西方59.758.655.445.2
亚洲(不含日本)15.616.423.337.0
拉美7.88.78.37.9
东欧和苏联(俄罗斯)13.012.99.86.3
非洲3.83.43.33.6
除西方外世界其他地方40.341.444.654.8
A.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
C.发达国家经济呈现出衰退的趋势D.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3 . 下表是1914-1920年华商投资火柴厂统计表。解读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一战后西方列强加大投资排挤民族工业,
C.军阀混战影响民族工业D.火柴厂投资增长速致使火柴进口减少
4 . 下表是对古代雅典相关人群及其人数的统计.对统计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人群自由民(含妇女和儿童)奴隶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90000人36500人约35000人约3000人

A.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里
B.所有雅典人均享有平等权利
C.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简表。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占全部就业比%占全部投资比%
意大利24.725.447.1
英国11.18.120
联邦德国1210.512.7
法国13.510.530
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
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D.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成为历史
6 . 下表是美国于某段时间援助欧洲各国每人的美金金额,对此表格最合理的解释是(   
国别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奥地利
金额(美元)
29
33
72
77
104
A.欧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经济残破,美国给予贷款援助
B.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是与社会主义势力的兴起与发展相关联
C.此援助帮助欧洲复兴,助长了德、意、日等轴心国的势力
D.美国经济援助西欧是希望完全以经济手段来解决战后问题
2016-12-07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卷
7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

——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

(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 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
时期基准
特征
解释说明
西周、
春秋
战国
两汉郎吏
社会
西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孝廉人才,在太学等各级学校中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学,这一制度实行于两汉时期。
魏晋
南北朝
唐以后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表格反映了(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授田数授田数
402.0402.0
302.0301.5
202.0201.0
102.0100.5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2024-01-02更新 | 1975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以下表格。该同学从表中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历史时期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B.民族迁徙决定东西历史走向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D.历史发展存在相似性和特殊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