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学习和研究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实物史料
D.间接史料
2018-01-2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悬泉汉简详细记载了公元前39年的一次纠纷。4名粟特使节向敦煌的中国官员上诉,称他们卖的骆驼价钱太低,中国官员支付的是又瘦又黄的骆驼价,而他们的骆驼是又白又肥的骆驼。公元前39年,敦煌官员为这起纠纷下了定论:粟特人已经得到了合理的报偿。

——B王素《悬泉汉简所见康居史料考释》

材料二   “如此不尽人情地对待这些使节,可能是因为汉朝官员一直对粟特人怀恨在心,因为他们和汉朝长久以来的敌人……合作,因此故意少付钱以报复粟特人。”

——C荣新江《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注:悬泉汉简出土于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1987年发掘出35000多件废弃的文书,23000多件有汉字的木简。……大约2000根简有纪年,在公元前111到公元107年之间,这正是军营有人驻扎的时期。

材料三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十日笞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材料四

美国总统任期起止对中国的政策
哈里·S·杜鲁门1945~1953对新中国实施“威慑”战略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953~1961对华政策为全面遏制思想所主导。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61~1963继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63~1969提出“遇制但不孤立”政策:在政治遏制的同时,在人员、信息和物资的交流方面放松限制。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69~1974调整美国对华政策:打开通向北京之路。逐步取消了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1974~1977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努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詹姆斯·厄尔·卡特1977~1981把与中国建交列入了议事日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81~1989强调与中国“长期、持久和建设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全面关系”,包括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等。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1989~1993保持接触和合作的美中关系,但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宣布了一些制裁。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1993~2001“接触”与“遇制”交替使用,合作与竞争并行。

(1)上述材料中划线部分,就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而言,哪个是一手材料,哪个是二手材料。(填写字母)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丝绸之路贸易纠纷进行史实陈述的是哪个,对其进行历史解释的是哪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外交状况并简析其影响.(注意外交状况和影响依次作答)
(4)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美关系进行阶段划分,并依据史实说明划分依据。
2021-12-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7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行君主立宪的主张。而根据内廷档案《故宫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的记载,戊戌年康有为上呈给光绪的两本变法参考《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非但不主张限制君权,反而鼓励光绪师法俄日,大张君权。由此可以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B.历史研究需对多项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C.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了解客观史实
D.通过文献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D.口述史料引入
6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时,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的总量就在750—1000吨,其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此可见(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史学方法改变影响了历史解释
C.史学观念更新推动历史研究深入D.新史料的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
2022-12-19更新 | 21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洪水传说流传至今有好几个版本。最早在苏美尔的史诗中,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之后在希伯来人的传说中,则是诺亚一家、每种动物雌雄各一只得以留存。而在古希腊人的传说中,则只留下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
B.神话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
C.神话传说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才具史料价值
D.神话传说中愈早年代的人物和事迹,愈不可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献给阿吞的简短颂歌》《阿吞大颂歌》等文献反映了古埃及新王朝时期法老埃赫那吞进行宗教改革的情况。在阿玛尔纳遗址出土的王宫、神庙、祭坛也体现了埃赫那吞对阿吞神的崇拜。由此可见
A.文献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B.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
C.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D.历史事实时代久远难以考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大禹治水,《诗经》赞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史记》中亦有记载:“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据此分析,下列的历史理解最准确的是
A.大禹治水是真实存在的
B.无法断定大禹治水的真实性
C.《史记》的记载最可信
D.题干中史料都属于口述史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