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口述史

(水联、水钢是张家港市“村级企业的一面旗帜”,吴栋材为1979年永联村党支部书记)

一、设想。

1980年底以前设想些什么呢?……今年冬天平整土地120亩左右,全部种薄荷、公社已批准;1979年的冬天和1980年春天,开好鱼池,建好排涝系统,做到当年受益;1980年冬天把5队、6队……除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三角圩外,在种植上要粮棉并举,还要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二、誓夺高产战当前今年秋播奋斗目标:小麦亩产增一成,力争达到650斤,保持全社第一名……薄荷亩产150元(一亩)生猪圈存达500头,农副工全面大发展,生活水平力争超过120元;两年半规划:11月初开以平整土地120亩左右。……填高三角圩走脚田基地……大队打算拿出每方土一角钱搞适当补助,其中抽出20%搞多快好为标准的奖励。

三、落实政策抓关键。

……生产队一定要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尽量做到定额管理为主,计件管理为辅,以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反对出工大轰隆,口号记杂工的错误做法;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和转变干部作风,……大量减少吃闲饭人员。

四、狠刹歪风不手软。

凡劳力外流在本县本省者(如租船运输,踏二轮车等),到10号止所订合同一律作废……在新疆等地各集体外出者,在9月底归队,过期按3元上交大队处理。外出拾花(荒)者按31天上交算。……实现四化,我们要变成工业省,2/3的人要搞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你这种贼里贼气的能让你进去吗?……仍有少数人还袭用“四人帮”横行时的那一套,胡作非为,头脑中私字作怪,还有严重的派性,抓住派性不放,这是极极端错误的。

——摘编自197894日吴栋材永联村社员大会上的讲话《警夺高产战当前,落实政策抓关键,很刹歪风不手软》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史料价值。
2020-10-2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河北省联考2021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新高考)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材料二中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作用?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主要依靠口述资料。他辨别材料真假的标准有二:一是看其是否有确凿的证据,即主要是公众承认的事情,以神话为依据的观点在他看来是不可信的;二是所闻之事是否合乎情理,看所闻之事是否与希罗多德本人的亲自观察相吻合,是否合乎人之常情。这反映出《历史》一书
A.具有极高的可信度B.蕴含人文主义色彩
C.所选史料详实丰富D.受到公众普遍认可
2021-08-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2022届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4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类别内容举例
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武丁之时
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某次征战
占辞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得到应验
A.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B.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C.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D.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5 .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完成北魏封建化进程,是功在千秋的伟大改革;也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改革直接导致北魏最终的灭亡,尤其是迁都洛阳,彻底摧毁了北魏的统治基础;还有人主张对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要辩证看待。这些认识说明(       
A.从不同评价中能发现历史真相B.研究者叙述历史的角度不同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标准D.历史事实随史料丰富与否而变化
2023-11-13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4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朝官员王玄策曾数次出使印度,但是文献记载不详。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被学界视作民间杜撰的传说。20世纪90年代考古发现了一块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的《大唐天竺使出铭》石碑(下图),证实了王玄策通往天竺的史事。这说明(     
A.民间传说存在一定的真实性B.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C.考古可以完整还原历史真相D.考古发掘比文献材料更重要
2022-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历史是否有真相,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求索真相受制于技术、学养、事物的复杂性,以及史观的影响。中国传统史学,可以说拥有人类最庞杂的史料库,却很少产生伟大的历史著作。这是因为很多传统史学家的脑子里只有“善恶忠奸”的“史识”,他们有再多的史料,也只是进行简单地整合加工。如果缺乏判断力,即使真相放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材料旨在说明
A.历史“史识”是真相堆砌出来的B.历史真相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历史“史识”应以揭示真相为目的D.对历史的研究需要科学史观的指导
2020-10-10更新 | 130次组卷 | 5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8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呈现的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史料,对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B.文字史料不能客观再现史实
C.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D.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证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