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记载:“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到:“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关于历史真相的探究,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
B.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属于一手史料,结论比较逼真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历史真相也不同
D.钱穆《国史大纲》属于二手史料,其研究结论更不可靠
2 . 罗塞塔石碑铭文(如下图)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     

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史实
3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惶西逃,其狼狈景象,档案不见记载。时为怀来县知县的吴永,因迎驾服侍有功,被慈禧任命为前路粮台会办,随扈西行,得以见闻朝廷内外许多事件,深知“西狩”内情。清朝灭亡后,当时的内务部总务厅厅长刘治襄亲闻吴永口述这一段经历,刘治襄将其记录,写成《庚子西狩丛谈》,全书约七万字,描述了许多细节,书后也有一段刘自己写的评论。这说明
A.口述史料与学术研究结合才能确证史实B.口述史料掺杂了个人情感,细节不足信
C.合理利用回忆录,可以弥补档案之不足D.历史档案往往比回忆录的史料价值更高
2020-11-16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20】【高三上】【期中】【HD-LP378】【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里耶出土的邮简“迁陵以邮行洞庭”,将邮简插入捆扎的公文信函并标注从“迁陵县衙”送到“洞庭郡府”。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记录。里耶出土的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简牍关于“洞庭郡”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合。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B.史学新发现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C.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D.历史解释就是在不断地否定传统
5 . 有关马可·波罗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的真实性,近百年来不乏质疑和争论。这些争论说明了(  )
主要依据
怀疑—否定说1.《马可·波罗行纪》未提及长城与茶等,把“契丹”和“蛮子”当作两个国家;2.《元史》等文献无相应记载。
肯定说1.依据汉文《经世大典·站赤》和波斯文《史集》等,结合《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考订出马可·波罗离华的确切行踪;2.马可·波罗所述的种种细节越来越多地被学者通过其他文献所证实。

A.历史真相往往具有多元性B.史料越丰富越接近史实
C.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认识D.历史研究无法形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2019-12-06更新 | 76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源撰《道光洋舰征抚记》认为,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当代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军事行动后,认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时人记载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B.历史原因的探讨很难有定论
C.历史研究应基于史料客观考证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2017-04-21更新 | 2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