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匡在年少时就练就了一手好内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尽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发表于《北京日报》1957年5月4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火烧赵家楼,有不同的记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点。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
2022-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如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12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节录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19371227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130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1222日日记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19981999年间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1938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   (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7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Chang,19682004)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问题
(1)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①按史料呈现形式/类型进行分类
文献史料:____实物史料:____口述史料:____
②按史料价值进行分类
原始史料:____非原始史料:____
③按所处立场分类
受害者(中方):____施暴者(日方):____旁观者(第三方):____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阐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的是哪一则材料?阐述理由。
2023-09-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殇”南京大屠杀

近日,某高校教师宣称南京大屠杀缺乏史料支撑,质疑30万遇难人数, 引发众多关注。对此,某高中研究小组开展历史探究,搜寻到下列史料。

材料一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光普的口述证言(下图为唐光普的登记表与伤痕展示照片,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12月 18日下午四点左右,我们被反绑带到上元门大窝子江滩。晚上八九点,日军开始屠杀时,枪一响,我就顺势倒地。

材料二   南京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判决书》 (资料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 节录:

材料三   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斯迈思 1937年12月27日书信摘录(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今天早上有个人身上带着五处刀伤来到大学,他说他们一群人被驱至古林寺,在那儿被 130 名日本士兵用作刺刀靶子。

材料四   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上等兵并家又一1937年12月22日日记摘录。   (资料出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藏资料) :一路连打带骂地拉着 160余人出了外国人居住的街区,来到古林寺附近筑有地堡的要塞地带。将他们关进池塘边一间单独的房子里,然后5人一组地带出来用刺 刀刺死。

材料五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资料出自朱成山《1998~1999年南京江东门 “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和考证》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存三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其中包括1998~1999 年间发掘出 208具遇难者遗骨的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经骨密度检测,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 1938年初在此掩埋。

材料六       (美)张纯如著,杨夏鸣译: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东方出版社2007 年): 《南京浩劫》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 著,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


(1)请设定一个标准,对上述六则材料进行分类。   
(2)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能否相互印证? 阐述理由。
(3)上述材料中,能直接回击“质疑30万遇难人数” 的是哪一则材料? 阐述理由。   
2024-03-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时报》(1912年)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其背后的时代因素。

材料二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

——鲁迅《故乡》(1921年)

2.鲁迅的不少小说直接取材于他生活的时代,是(     
A.具有回忆性质的口述史料B.作者对社会百态的如实直录
C.再现辛亥革命的直接证据D.作者对所处时代的历史认识

材料三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新青年》(1916年)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分别有何矛盾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认识。
2024-06-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希腊神话和传说故事。但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就是依据这部颇具神话色彩的史诗的描述发现特洛伊古城的。由此可见,《荷马史诗》(     
A.是很严谨的史学专著B.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C.是较可靠的一手资料D.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023-10-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二世即位”之谜。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   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   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__。(填写材料编号)
(2)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3)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3-11-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语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究史事真相,搜集到了以下相关材料。.

材料A   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不已。(公元前209年),朕(胡亥)秦始皇遗诏即位,改元更断。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B   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C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事务的,扶苏被派到军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上三则材料,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___
(2)以上三则材料,属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
(3)以上三则材料,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______
(4)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①材料A为____________②材料B为____________③材料C为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
2023-11-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人们关注。为探求真相,小赵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不已。(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公元前212年,始皇帝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事务的,扶苏被派到军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94

上郡离咸阳不远,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北部军的总部所在,也是拱卫首都的要地。扶苏到上郡监军,与大将蒙恬共事,直接参与军政,掌握军事,得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内外相助,形成不可动摇的接班态势,又未尝不是秦始皇苦心安排继嗣的布局。

——李开元:《秦崩》,2015


(1)秦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在(     
A.公元前77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2年D.公元25年

(2)根据材料信息推断,支持胡亥密谋篡位说的是_____,支持胡亥奉诏即位说的是________(多选,选错、漏选、少选均不得分)
A.兔子山秦简             B.司马迁            C.吕思勉            D.李开元
(3)以上三则材料,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属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的是______,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二世即位观点的看法。
(5)小徐同学觉得要探究这一问题,首先要把事件按时间顺序梳理清楚,他根据材料一制作了如下时间轴,请帮他完成相关信息:
2023-1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历来众说纷纭,有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不堪太子李建成的逼迫而发动;有认为是唐太宗精心准备,有意谋划而为之。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敦煌文书中发现的武则天时期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

材料二   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五代时官修史书《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材料三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赐骁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发生日),令总北门之寄。

——《常何墓碑》(常何是玄武门政变的参与者之一)

材料四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发动了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___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材料编号)。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请从史料的内容和价值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3.关于玄武门之变一事的评论,《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截然不同。前者认为“建成、元吉实为二凶”,经过此次政变,“善恶既分,社稷乃定”;后者认为“立嫡以长,礼之正也……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解释这种不同。
2022-11-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语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究史事真相,衢研读搜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A   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不已。(公元前209年),朕(胡亥)秦始皇遣诏即位,改元更断。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B   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C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事务的,扶苏被派到军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秦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_
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D.公元前3世纪末
2.以上三则材料,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①__,属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的是___②_,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③___。【在答题卡上涂写材料选项】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时间轴。

4.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即位说”涂写   B.“篡位说”涂写F【请涂写在答题卡上】
①材料A为________
②材料B为________
③材料C为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
2022-11-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光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