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

探究一:掌握革命的重大史实

(1)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分崩离析,这是“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翻的结果”。这里“孙中山领导的党”,主要是指(     
A.同盟会B.兴中会C.国民党D.革命党

(2)下面所示是某个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该同学记录的历史事件(     
时间:1911年
主力:新军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
A.响应了黄花岗起义B.推翻了南京临时政府
C.推动了同盟会的成立D.重创了清朝的统治

(3)“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集中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为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A.《天朝田亩制度》B.“明定国是”诏书
C.《钦定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
C.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D.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探究二了解革命思想的内涵

(5)请将下列孙中山革命思想按照表格配对。
主张:A暴力推翻满清王朝   B核定地价涨价归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内涵:A民权   B民生   C民族
革命纲领具体主张革命内涵
创立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探究三解读分析革命的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

材料三   

材料四   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五   民国二年(1913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戴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戴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芳等《戴季陶传》

材料六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贵,不变更其条件。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节选(1912.1)

(6)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综合探究一--探究三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
2024-04-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题号史实材料历史推论判断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1    
(2)中国古代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秦朝末年政局的动荡。    2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3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引发了王国的叛乱。    4    
(5)《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5    
2023-1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

曹小二同学在课堂上曾学习过“康乾盛世”这一知识,在承德避暑山庄游览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历史细节,并且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这一“盛世”。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匾额由满汉维蒙藏五种文字书写,他联想到,康雍乾时期曾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边疆民族管理。


(1)下面哪些措施与此相关(多选)(     
A.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B.册封达赖班禅
C.设立伊犁将军
D.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E.专设理藩院
(2)结合上题及所学,这体现了清朝在边疆民族治理上怎样的特点?

沿着主路一直往前走,就会经过避暑山庄平原区西部的文津阁。这里曾藏有乾隆时期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一部,它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但根据学者研究,在修书过程中,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3)结合材料及所学,《四库全书》的编修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的何种特点?
(4)据曹小二了解,乾隆曾在避暑山庄举行过52次“秋弥大典”(围猎),而在随围出行的政务机构中,直线距离离皇帝御幄最近的机构可能是(     
A.军机处B.内阁C.礼部D.中书省
(5)赵翼曾在乾隆时期的这一政务机构担任要职,下面是他对于其职能的评价:“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综上反映了该机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临时差遣,提高效率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在文津阁旁,平原区东北部的万树园,这里曾举办过众多重大的政治与外交活动。在1793年,乾隆接见了来自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英使则向乾隆帝献上了天文仪器、地球仪、望远镜、钟表、蒸汽机模型、珍妮机模型、步枪、远洋战舰模型作为礼物。


(6)从英国礼单来看,这时期的英国社会有何特征(     
①工业革命启动②君主专制统治③对外殖民扩张④思想文化钳制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曹小二关注到,中国回礼单为: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7)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如何评价清朝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2023-05-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实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
B.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C.20世纪80年代该体系走向瓦解
D.该体系有利于欧美推行世界霸权
5 . 历史之眼看奥运

用历史之眼看奥运,会发现不同时代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年一度在希腊南部奥林匹亚举行的盛大竞技会,就来源于当时祭祀宙斯的隆盛典仪……相传首度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为公元前776年,这一年成了古代希腊纪年之始。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希腊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战争不断,需要身体强壮的士兵。而体育竞技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各城邦开展体育运动,故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

——赵本义《古希腊政治哲学》

(1)材料一中,“公元前776年”又可表述为
A.公元前8世纪前期   B.公元前8世纪后期
C.公元前7世纪前期   D.公元前7世纪后期
(2)19世纪以前,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现在已将古希腊文明史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主要归功于
A.史学家的预测   B.文献的新发现
C.考古学的突破   D.神话的新解读
(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产生的原因。(双选)
A.祭祀神祇的宗教需要   B.训练军人的军事需要
C.获取利益的经济需要   D.城邦交际的外事需要

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一些传统、借用了某些仪式,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新赛事。以下为现代奥运会(夏季)举办国一览表。

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
1896希腊1920比利时1948英国1968墨西哥1988韩国2008中国
1900法国1924法国1952芬兰1972德国1992西班牙2012英国
1904美国1928荷兰1956澳大利亚1976加拿大1996美国2016巴西
1908英国1932美国1960意大利1980前苏联2000澳大利亚2020日本
1912瑞典1936德国1964日本1984美国2004希腊

注:①1972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造成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史称“慕尼黑惨案”。②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4)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的原因是
A.两次世界大战   B.经济危机打击
C.全球流感肆虐   D.气候变化影响
(5)以1950年代为界,现代奥运会举办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奥运会举办国的变化反映了现代世界怎样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   一些人相信战争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少,我认为这就不是空想。显然,电报、铁路、电话、热衷于科学研究、代表大会、博览会对和平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的条约与外交协议。……向国外送出划桨选手、赛跑选手和击剑选手吧,这将是未来的自由交往,一旦这样的自由交往成为古老欧洲的风尚,和平事业将获得崭新而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我会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伟大而有益的事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法】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1892年

(7)“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试图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由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2021-12-19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请对下列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自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

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标志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诞生。


2019-12-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对该段材料最为正确的解读是
A.作者视该时段为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B.东西两个君主分别是康熙皇帝和查理一世
C.作者站在欧洲立场上看历史所以是片面的
D.作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形态转变
2019-12-06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县民本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对“全民族抗战”最确切的解读是
A.抗日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战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
C.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D.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抗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力“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记者的报道令大其词,的是想推卸责任
B.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C.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两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2019-07-08更新 | 137次组卷 | 19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京师大学堂的匾额,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他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所创立
B.它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改变了旧式教育制度
C.它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它培养了一批外语、军事、科技人才
2019-1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