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历史事实是既定的,但是看待历史的角度则可以是变化和多样的。

视角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视角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视角一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事件做出较高的评价?(举两例)
(2)按照视角二,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2023-06-21更新 | 116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思想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时期主要表现
加强地方管辖调整中央机构
确立秦朝

巩固完善
西汉创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西域都护府)
开创三省六部制
建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设三衙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强化地方设三司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问题:依据表格提示信息,将下列字母填入到表格中相对应的位置。
A.建行省B.设政事堂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设“内朝”G.建郡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填写序号)
①荀子   ②孔子   ③韩非子   ④孟子   ⑤老子   ⑥董仲舒   ⑦朱熹
主要学派代表人物
儒家
法家
道家
(3)将下列人物与观点配对(填写字母)
①荀子        A.“民为贵、君为轻”
②孔子        B.“明天理、灭人欲”
③韩非子        C.“天人感应”
④孟子        D.“无为而治”
⑤老子        E.“废除世卿世禄”
⑥董仲舒        F.“克己复礼为仁”
⑦朱熹        G.“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2021-02-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梁启超论李鸿章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问题
(1)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
(2)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基于何种立场或史观?
(3)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2019-10-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分析论证题

材料一: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物极必反,这是真理,天气是这样,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政治社会尤其是这样……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东西,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                                                                                            

——柏拉图

材料三: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帮人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辜鸿铭《什么是民主》

材料四: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苏格拉底案》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附: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指的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多点结构”定义为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关联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方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2010-12-01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