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乘车奏事,居靡定处”,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汉武帝的上述措施(     
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B.完善了中央监察体系
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D.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
2 .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某时期的知识线索,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原始文化——文化遗存分布
华夏始祖——早期国家形成
诸夏一体——政治变革进行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C.不同文化互动频繁D.国家是统治的工具
2023-11-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据此可知(     
A.《天方夜谭》具有一定史料价值B.文学作品是第一手史料
C.《天方夜谭》能够还原历史原貌D.文史互证决定历史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材料表明
A.阿拉伯商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C.阿拉伯文化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阿拉伯文化的极度繁荣
2022-05-05更新 | 1410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科学发展和思想解放是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条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牛顿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规律,并得到经验的有力证实,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无论是地上的万物,还是宇宙的天体,都固有其自然秩序和规律,根本不存在神秘因素的干预和超自然的意志。

——郑晓松《科学经济与社会》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相信不仅存在着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的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让·雅克·卢梭提出了一些启蒙运动中最深刻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6 . 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2021-03-31更新 | 58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新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空间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舞台,同一空间的诸多历史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个时间序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在图中①之前位置,补充一个英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请在后面文章中明确),然后结合材料及你补充的信息,以"英国工业革命"为线索,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0以内。)
2021-04-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既有对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作者自我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1-03-19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部分四星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边倒”外交方针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力量对比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运动。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下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并分析其实质。
(2)材料二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或改变结盟,新中国却采取“一边倒”方针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苏关系所呈现“独特的形式”?“一边倒”方针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
2019-07-17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新疆班)下学期期中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史诗中的神话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反映地图所示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史诗是
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D.《摩诃婆罗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