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记载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史,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救,其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B.实行现代民主政治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D.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2 . 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填写(  )
姓名国籍称谓名言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皇是“两只脚的禽兽”;教士是“文明的恶棍”

A.但丁B.达•芬奇C.伏尔泰D.达尔文
3 . 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观点
泰勒斯万物起源于水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围绕表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2-2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材料中的表格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5 .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称作是古代文明时期。下表是部分古代文明在社会治理上的措施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据此可知,古代文明(     

文明

社会治理

文化成就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

古埃及文明

神化王权

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古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1~9的数字,发明了“0”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A.具有多元性B.相互交流借鉴
C.存在扩张性D.同一性较明显
6 . 下表为近代上海总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概况
1853—1865年上海总人口从54万增加到70余万
1865—1870年上海公共租界人口从92 000人减少到76 000人(总人口数不详)
1936—1941年上海总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90余万
1945年上海总人口从391万下降到337余万
1945—1948年上海总人口从330万增加到540余万
1949年上海总人口从545万左右下降到506余万
A.上海总人口与战事密切相关B.近代外来人口持续迁入上海
C.上海近代化进程曲折反复D.战乱导致上海城市人口锐减
2024-06-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1843年至1860年中国部分城市出版“西书”的情况,这一时期“西书”在中国的出版(     
地区书籍种类宗教书籍种类宗教书籍占比(%)科学书籍种类科学书籍占比(%)
香港603761.72338.3
广州4229691331
福州422661.91638.1
厦门131310000
宁波10686812019
上海17113880.73319.3
A.体现出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科技
B.说明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
C.客观上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D.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8 . 根据下表,据此可推知(     

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重要机构

国联大会、行政院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决议原则

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

联合国大会对重要问题的决议均需经出席并参加投票的会员过以2/3多数通过;对于非程序事项的安理会决议,应由15个理事国中的9国同意,同意国必须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

A.国联有效地解除了战争威胁B.联合国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C.国际组织是大国争霸的工具D.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探索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然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拟送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二   近代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方向主要为欧美、日本、苏俄(联)。下表为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留学方向ABC
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0210人0
甲午战争一民国初年0600人22000人
民国初年一20世纪20年代末1600人12062人20000人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拟送子弟出洋学艺折》出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判断留学方向为日本、苏俄(联)的字母代号,并指出推动中国学生到日本、苏俄(联)留学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