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2 . 《人民日报》为了纪念抗战胜利10周年、20周年,先后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二十周年》。这反映了中国当时
A.外交政策的转变B.计划体制的确立
C.文化方针的变化D.工作重心的转移
3 . 2019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字
B.按史料分类甲骨文属于一手史料
C.甲骨文记载历史信息均真实可信
D.中国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4 . 下面表格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2019-06-26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5 .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纪念邮票相比,主题最突出的变化是
纪念周年枚数内容
204毛主席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8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
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4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701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12个纪念馆

A.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B.突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C.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D.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16-03-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一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     1956 年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天安门,下端以齿轮为中心,左右对称环绕着麦穗、稻束、 向日葵等。 2 1998 年发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主图为《人民日报》 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第一版报纸,附图为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远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枚纪念邮票设计蕴含的象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设计两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并简要说明理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8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 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 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 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材料二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 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 年 5 月 29 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 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 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 60 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请回答: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建国初期,中国的重大外交 活动有哪些?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及主要活动
(3)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2019-1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其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有关政策。


(2)2019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多少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政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019-12-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