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A.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在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
C.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D.起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作为发展主线的历史观在国内史学界兴起,并格外引人注目。一些学者认为世界历史的分期应该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为主要依据。由于对历史发展线索有了新的认识,便有了新的世界近代史分期法————“19世纪说”。他们指出,19世纪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完整的过渡期,所以应被看做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在具体分析整个世界在19世纪使如何进入近代史阶段时,这种观点又提出了“相对上限”的概念,即那些能在某种程度上将新旧两个时代区分开,但又不能完全区分开的上限。世界近代的相对上限在19世纪内共有三个:初步到来、基本到来、完全到来。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19世纪说”的相对上限之一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10-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3 . 梁启超论李鸿章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问题:

(1)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

(2)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2016-11-27更新 | 1328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 鸦片战争 ② 太平天国运动 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 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