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33年,曼彻斯特一位技术工人的妻子列出了这样一份她每周的消费清单:12个先令用于购买黄油、茶叶、面粉、食盐、燕麦片、咸肉、马铃薯、牛奶、糖、辣椒、芥末……早餐她们家吃的是粥、面包和牛奶;喝午茶的时候还会吃一些面包和黄油;晚餐时,他们吃燕麦粥、马铃薯、咸肉和她自己烘烤的白面包。

——摘编自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新娘米勒曼特对新郎米拉贝尔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决不能自作主张靠近(我的茶桌)。对此米拉贝尔只能作答说:我服从茶桌的统治权。

——[]威廉·康格里夫《如此世道》(喜剧)(1700年)

材料三   茶传入欧洲后,英国、荷兰等国成立了茶会、饮茶俱乐部,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茶舞,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茶诗。诗人们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咏茶诗篇,其中有《饮茶王后》《绿茶女神》《赞茶诗》《课业》《茶诗三章》《给我一杯茶》《可爱的茶》及《中国茶》等。英国还产生了喜剧歌曲《序中之茶》、小曲《一滴茶》等。

——摘编自孙云、张稚秀《西方茶文化溯源》

材料四   置身于这地地道道的家庭的舒适氛围中是多么令人愉快呀!那琥珀色的灯光和朱红的火光是多么温暖呀!为了使这幅画面显得更完美,桌子上连茶点都摆好了——英国的茶点,那一套闪闪发亮的茶具,从古色古香的银制茶壶和用同样金属制作的大水壶,到由于紫色和镀金显得色彩暗淡的小瓷杯,都或曾相识地向我眨着眼睛。

——摘自[]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半自传体小说,首版于1853年)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小组成员中有人对以上一部分材料的史料价值提出质疑,你认为可能是哪些材料?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年恩格斯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煤铁矿藏、肥沃牧场”等自然资源条件,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重视与实践的结合……受到国内商业精神的影响,出于扩大个人利益的生活需要……由此掀起了工业革命的帷幕。

材料二   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令其面目全非”,工人阶级通过捣毁机器进行有意识反抗。18421844年,青年恩格斯在英国游历了21个月,对英国工业发展历史和社会状况的研究构成了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主要是根据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经验,提出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发展的一般看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星宇《经验主义或理论主义:“重读”青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考察》

材料三   


1848年,一张珍贵的早期银版摄影照片记录了在伦敦肯宁顿公园上的工人集会大罢工(第三次请愿活动)


(1)概括材料一中,恩格斯从哪些角度“探析了工业革命率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从“市场”和“资本”的角度,分别补充一条原因。
(2)依托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说明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4届高三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宗延英墓志铭

材料   封建王朝时代,树碑立传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的特权,普通人鲜少有墓志随葬,商人墓志更为少见。然而在陕北地区的府谷县却出土过一方北宋商人的墓志碑石。其内容摘译如下:

宗延英,字遵贤,祖籍洛阳。曾祖宗行德,严毅有武力,建隆初年,担任府州威远军第一指挥使,因而举家迁徙于府州府谷县。祖父宗汉杰,从事农业生产,没有进入仕途。父亲宗重矩,和谨公直,精于吏事,任军马司孔目官(掌文书簿籍或财计出纳)。

宗延英,一位府州县资产丰厚的牙商。因其擅长相马,故在宋和夏、辽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1044年,宗延英曾作为商人代表参与了宋夏和议活动,主要负责双方贸易条款中的定价问题。

宗延英平日崇学尚文。府州有地方州学,宗延英空闲时常盘桓其间,并能如父如师一般勉励士子努力学习,与府州州学关系良好,其墓志修撰者王慎修、书写者安俊、篆额者苏霖均为乡贡进士。

宗延英于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十二日患疾去世,享年81岁。曾娶“马氏、李氏、赵氏”三妻,次子宗文某子承父业,三子宗度“业进士”。

——摘编自高建国、邹楠、强泽东《宋代边贸中的一位牙商——〈宗延英墓志铭〉考释》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延英墓志铭对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4-04-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4 . 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载体,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写于1953年的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和挫折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覆盖面广
5 . 下面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天顺青花波斯文三足。其外壁以草书书写了波斯诗人萨迪的诗集《果园》中的诗句,炉身如筒,下承三足,炉底汉文行书纪年款“天顺七年大同马”(1463年)七字。从史料价值看,它可以(       
A.折射出波斯帝国陶瓷技艺的高超B.佐证伊朗高原各民族的饮茶风俗
C.证实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十分繁荣D.印证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2024-03-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 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古代的中国茶传播,由于航海技术还不甚发达,除秦汉时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邻国韩国、日本之外,主要还是陆地传播。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历代商人,都明白一个基本的经营之道: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拉整条产业链,而不仅是制造这一个环节。作为最早经营茶叶外贸生意的常家,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产茶之地,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正是这条高效整合的产业链,造就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茶商的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晋商史料全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
2023-09-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据此判断,该壁画(     

敦煌壁画常会在一个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壁画右下方是汉武帝与众臣来甘泉宫瞻仰“祭天金人”的场景;下方画面内容为汉武帝在群臣簇拥下,骑马送张骞前往西域,张骞手持芴板,在汉武帝面前跪拜辞别;左边介绍张骞一行前往西域的情况:一位僧人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两个持旌节的人紧随其后,其中之一为张骞。左下方展示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大夏国,张骞历尽险阻,最终抵达目的地。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以下为该次大发现的部分出土文物。

木牍和竹简

木牍约50枚,有“贾皆没入所不占(意为没收商人隐瞒不报的财产)”“皆益加朱(此处指五铢钱)十钱以均之(指调节物价)”等字样
竹简736支,大致分为八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脏论》外其余都没有书名)和一部律令(《尺简》)

漆器

木胎漆器380多件,有耳杯、盘、盂、俑等,人体经穴俑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有圆点标示穴位陶胎漆器有鼎、罐等
竹木器有梳、勺、白、苛、织机模型、房屋模型等,其中织机4件,这是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

陶器

陶器130多件,可分为无釉陶和釉陶两大类。除模型外,均为轮制,总体制作精良

货币

钱币有“半两”和“五铢”等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该墓葬对研究西汉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3-09-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耗费巨大,带回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异国珍宝大多归入皇室宝库,或用于赏赐王公大臣;而达·伽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多进入市场,用以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航海的结果B.社会制度决定对外政策
C.西方远航比郑和下西洋获利多D.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念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人没有写史的传统。关于7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史籍,只有波那跋吒的《戒日王传》。除这本书外,在印度一些地方还发现了戒日王时期的铭文。但是,《戒日王传》讲戒日王家族事情较多,关于当时印度的社会、经济生活讲述较少。而玄奘根据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指授弟子辩机撰成的《大唐西域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这部著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山川气势、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情,该书应有尽有。《大唐西域记》成了古代印度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研究者的必读书,被印度史学家视为史学珍品。

——摘编自林承节《<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7世纪上半期印度历史的主要史料,简析《大唐西域记》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