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创作的漫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下图)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含义。以下对该画的解读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是
A.1775年:要么联合反抗,要么死亡
B.1776年:要么联合独立,要么死亡
C.1783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死亡
D.1787年:要么建立联邦,要么死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呜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图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先秦文化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释、道观念而形成的一种成热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根植于古希腊世俗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的土壤中,历经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套世俗文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多元和谐与有限对立中,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契约意识则构成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表达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的气魄,在契约、律法的前提下,求得人与人的平等与尊重,呈现出特定的宗教意识和科学精神。

——摘编自黄政昌《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
3 . 英国某史家指出: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       

①曾拥有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             ②曾大力推广希腊文化
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④控制了商路井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康熙帝下令采用西方的梯形投影法绘制出地图,进行实地勘查历时十年绘制成《康熙皇舆全览图》。李约瑟称它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更好、更精确”。这表明了
A.西学东渐影响了中国的科技文化B.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频繁
C.西学东渐意味着闭关锁国被打破D.中国科技依旧领先于世界
2021-01-02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2020年5月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认为,“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因此,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黄帝时代的传说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
B.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进入了信史时代
C.历史文献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D.考古发掘是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方法
6 . 图格拉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共有23个省。各省划分为若干称为“舍克”的行政区,“舍克”之下是“巴尔加那”,村社构成最小的行政单位。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德里苏丹。担任“瓦利”职位的是(  )
A.基督教徒B.印度教徒C.穆斯林D.吠舍
7 . 图1、图2分别是1949-1957年和1982-1989年中国的畅销书种数比例图,中国的畅销书种数变化
A.有利于科研与国际前沿的接轨B.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
8 .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图证史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表比较

近代英国重大事件近代德国重大事件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64年至1870年,普鲁士先后进行了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并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材料三   文献比较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李侃认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以武力打开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进而掠夺中国的财富,成为其扩张政策的重要目标。中国禁烟成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材料一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两幅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分别属于哪一朝代,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要求:至少两条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11-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明清小说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C.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D.君主专制的强制性
2019-1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安图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从《古代希腊》图中看,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大河流域B.广阔的平原
C.众多的岛屿与海洋D.中国文化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