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狼狈西逃”还是“微服西狩”?

注:“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

材料1   《狼狈西逃的慈禧》(1900829日法国画报《笨拙》)

材料2   1901129日,在西安“蒙尘巡幸”的慈禧太后以朝廷名义颁布一道上谕,内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大抵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自丁戊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

——余丽芬《清末新政评议》(浙江学刊,199104期)

材料3   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行二日,至榆林堡。怀来县知县吴永具衣冠恭迓于道旁。于是帝后始得进饘粥、备供帐。……丁卯之秋,余与公相遇客邸。有以前事询者,公为述其大略,乃与外间所传迥异。同坐刘治襄先生,瑰奇人也,因就公所述,草具其事,立成数万言……

——《庚子西狩丛谈序》

材料4   《庚子西狩丛谈》封面


(1)干支纪年法中“丁”和“戊”均属天干,是不能相互搭配来纪年的,那材料2中的“自丁戊以还”大意是什么?
(2)材料2中的“康逆之祸”、材料3中的“乱民肇衅”指代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材料2中“红巾”指代哪一类历史现象?
(3)以北宋时期的改革为例,说说“法积则弊,法弊则更”是如何体现的?
(4)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材料1、材料3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录。如何看待材料1、材料3的证史价值。
(5)慈禧及皇室西安之行,“微服西狩”“蒙尘巡幸”“仓皇出逃”说法都有。你认为该称作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05-10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君臣的态度是
A.“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D.“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2021-05-28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与下侧所列史事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A.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B.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两种命运的决战时期
2021-02-20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事件发生后,事主通电全国,表示从那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将北洋政府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旗帜。该事件发生在
A.上海B.东北C.南京D.武汉
2021-02-20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处应填入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D.中共三大
2021-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史料中所评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7 . “1921—202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起点在
A.上海B.南昌C.武昌D.遵义
2021-02-1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观察如图,此种场景最早出现于
A.1910年代末B.1920年代末
C.1930年代末D.1940年代末
2021-02-17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陈独秀曾号召青年道:“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这一主张
A.摈弃儒学传统思想,在任何时代看来都是正确的
B.否定儒学传统思想,意在号召青年参加辛亥革命
C.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进行思想改造运动
D.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完全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