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如图示1952年5月至1953年底,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示意图。反映了当时中国
A.外交政第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反思苏联经验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3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影响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在图示二形成过程中,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选官的标准又是怎样变化的?

材料二: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是:“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1787年宪法为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法治发展奠定基础,是美国崛起发展的重要政治条件。


(3)根据宪法相关内容。简要说明它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4)“最美妙的杰作”存在什么缺陷?美国人又是通过何种形式来完善的?
2019-09-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吉安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为东汉中后期的坞壁式庄园建筑。图示建筑多以坚实、高大、封闭、高防御性为主,周边筑有高墙,四隅均建有角楼,大部分庭院内还建有了望楼,以供登高望远、预警等之用。据此推知,这种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安平逢家庄壁画墓中的庭院图
A.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B.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C.军阀割据造成的危害D.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空观念是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是重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要求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把握历史上的变化和延续,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下图中的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从上图所示②④⑥序号中任选一个填写历史事件。依据图示事件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所提炼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创新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如此形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革命:革命一旦启动,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如高山滚石,越滚越急,越滚越猛。下图为这一进程的简单图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如图是某高一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并写出了他的学习心得。其中心得理解错误是
A.宰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君主负责B.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
C.实质是打着民主幌子的君主专制D.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2022-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焉。”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一图示中依次封赐的是什么?上下级之间分别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一、二,请你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2022-04-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