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图示为近代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殖民扩张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2019-04-11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通过以上材料总结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2018-0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3 . 图示为1937—1987年世界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据此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2023-09-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陵水县陵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下图为某国分权制衡图示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概括法案内容。结合所学,指出该法案的意义。
②材料二图片中所反映内容最可能出自近代西方哪部法律文件?结合所学从进步性、局限性角度对该文件做简要评价。
2019-01-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A.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B.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C.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D.大规模传播扩散希腊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黑奴贸易遍布世界各地B.美洲白银严重匮乏
C.中国传统经济仍具优势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我国民族迁徙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和世界近代相关知识,围绕“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为辅助学生线上学习,某教师通过网上学习平台推送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专题学习资源。下列材料可以放进该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文献:《查士丁尼法典》
②绘画:《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③电影:《甘地传》
④地图:《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截至1990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11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合格考)试题
9 . 如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线路①主要通过“沙漠之舟”骆驼转运东方的香料
B.线路②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西迁的必由之路
C.线路③加强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
D.线路④的开通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
10 . 下图为1960年和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城镇人口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D.“四个现代化”目标已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