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美超英”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如下图


材料二

背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一超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日本崛起,成为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不失为大国。
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一图中A、B、C分别对应的内容,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 “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决定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
2023-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一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魏晋南北朝
高层政区郡、王国行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府、州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州、县

——摘编自周振鹉《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实质。
2022-11-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三 :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 命 。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 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 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注:只答美国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畲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口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6 . 下图为1510~1609年英国物品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图。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自由主义政策提升了物价B.物价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C.殖民扩张刺激工农业发展D.技术革新对原料需求增大
2022-04-17更新 | 43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这体现了当时中共(     
A.根据政治形势变化调整政策B.放弃了敌后政权的领导权
C.右倾机会主义呈扩大化趋势D.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2021-11-26更新 | 552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陵水县陵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021-10-15更新 | 1177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