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7 道试题
1 . “革故鼎新”一词出自《易经·杂卦》,意为“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开物成务”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上》,意为“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行事”。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这些思想被不同学派吸收借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据是(     
A.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墨子呼吁“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C.商鞅宣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庄子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 .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赵化成说: “考古发现的确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简牍一类的东西,文字资料、失传的书,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从陵墓制度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历史研究,包括考古,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永远没有完的。不能因为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发掘陵寝。”作者意在说明(     
A.考古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B.考古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一手史料
C.考古发现永无止境非常艰难D.保护文化遗产比考古发现更为重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昆廷·斯金纳尔讲道:“乡村居民必须先维持自己,才能以剩余产物维护城市居民,所以,要先增加农村产物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城市。”近代中国城乡间矛盾对峙关系的存在和日渐加剧,造成广大乡村经济的残破和农业生产者的贫困,导致近代城市的畸形发展和近代中国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制约,使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无法得到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撑,从而不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摘编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502025年中国城乡人口以及城镇化率演变示意图

——摘编自顾朝林著《中国城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归纳“导致近代城市的畸形发展和近代中国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制约”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趋势,并简析形成这一趋势的政治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园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1879年,《申报》首次使用“公园”一词如图为1879—1910年《申报》中“公园”一词的使用频次情况。这反映了(     

A.西学东渐进入新的阶段B.城市建设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D.洋务运动成果丰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其中“建溪官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之名。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御贡时间最长的茶之一。北苑茶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国龙启元年(933 年),建州茶人张三公(张廷辉)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自此一直到1391年,当地便一直作为御茶园。北宋福建文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赞道:“北苑贡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南宋时期,曾入闽任茶官陆游也写诗称:“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摘编自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省监察委员会《古人眼里的福建茶:廉美和敬 人间清欢》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品种、种植、制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1833年,英国议会终止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组建的茶叶委员会领导了窃取中国茶叶品种,技术及建立阿萨姆茶叶试验场的工作。1838年,东印度公司将阿萨姆地区所谓的“荒地”全部收为已有, 1839年,伦敦有4家公司,(印度)加尔各答也有1家公司向东印度公司申请收购阿萨姆茶园并垄断经营,但东印度公司以“鼓励和支持所有受人尊敬的资本家”“防止垄断、保护当地的利益”等理由予以拒绝。当时有一家伦敦媒体对此报道说,一家联合股份公司在本市成立……他们计划首先与印度最高政府达成条约,购买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种植园,然后进行茶树种植生产,并将茶叶运入英国。

——据罗龙新《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福建建溪(北苑)茶园和近代印度阿萨姆茶园种茶业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福建建溪(北苑)和近代印度阿萨姆种茶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印种茶业对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启示。
6 . 下图所示残卷抄写于150年前后,据此可以说明(       

A.莎草纸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出口物资B.莎草纸是传承古希腊文明的重要载体
C.希腊文化的中心已经东移至埃及一带D.促使新一代印刷书诞生的条件已成熟
2024-05-17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显现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据此推知,阿拉伯帝国(     
A.注重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奉行开放和开明的文化政策
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埃及第四王朝时,王子作为“国王所有工程的监督者”,组建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金字塔修建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和其他工程建设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这反映出,当时埃及(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建筑技术水平较高
C.国家监察体系完善D.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9 . 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粮食储量的50%以上,对国际四大粮商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表明(     
A.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B.国际垄断组织垄断粮食生产
C.国际粮食组织注重食品安全D.经济全球化影响到粮食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尚书·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而《吕氏春秋》则称:“昆吾作陶”。这些记载表明,远古时代我国(     
A.原始人群的兴盛B.原始农业的产生C.社会分工的发展D.氏族公社的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