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主要有秦朝郡县制、东汉至南北朝州郡县制、唐朝道州县制、元朝行省制等,下图所示为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据此可知(     

①县制是最稳定的基层行政单位   ②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③贵族等级制不断加强                 ④国家治理制度创新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5-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周厉王限制民众言论,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主旨最符合的是(     
A.商周国君残暴无道B.西周帝王高度专权
C.原始民主传统遗存D.民众言论影响统治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吕大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乡约——《吕氏乡约》,提出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纲要;王阳明制定的《南赣乡约》标志着明代乡约制度的成熟和最终确立;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主要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大清律例》等内容。上述史实突出的主题是(     
A.注重道德教化、乡民自治善助B.培育乡村贤达、德治法治结合
C.突显理学精髓、凝聚宗法情感D.传承乡约教化、约法适时俱进
2024-05-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07年,世界银行在《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报告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即新兴市场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要素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而且假如这样一个国家没有能力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动力长期不足,有可能导致经济停止增长甚至倒退,其人均收入水平就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据此推知(     
A.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B.长期保持基建投资高增长战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C.实施贸易保护的外向发展模式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D.实施产业升级创新工业化道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4-05-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2年3月11日,宋教仁亲自起草、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后,袁世凯任命唐绍仪出任第一届内阁总理。1912年6月,唐绍仪与袁世凯发生争执,唐绍仪负气出走,袁世凯随即下令解散内阁并重组。材料主要说明(     
A.总统权力受到限制B.革命党内斗激烈C.和平民主道路艰难D.孙中山因人设法
2024-05-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并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则材料反映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4-05-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中国的儒家世界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具有内向性的社会。中国的这种内聚性,并非当时才有的一种新现象,它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起就有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材料二   共产党执政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课题,也是毛泽东艰辛探索的课题。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2019年11月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宇《毛泽东如何探索国家治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动荡。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新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心揣愿景,在探索契合新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促进了新中国的安定团结与恢复发展,亦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2020年02月06日人民网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中国文明具有内聚性和连续性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模式,至少从两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8 . 如表为科举制发展历程简表,据此表可知(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报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完善唐朝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武周时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发展北宋严格考试程序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
强化明清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
②科举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
④进士及第者可以直接做官,导致官场腐败丛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   罗马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成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的理想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政治和战争实践中逐渐磨合与变革而来的,它建立了多民族和多阶级政治对话的渠道。罗马是一个懂得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抗衡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冲突可能演化为(暴力)斗争的时侯,他们都能运用谈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

——摘编自刘圣中《共和制的精神及其启示——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为例》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相关史实,提炼一个主题,并就主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4-04-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现代中西方政治制度】

材料一   对于每一个专制政体,我们绝不可以直接称其为君主政体,只有被臣民自愿接受,依靠其吸引力而不是靠暴力与恐吓进行统治的政权才可以这样称呼。同样,我们不能称呼一个寡头政权为贵族政体,只有对于政权掌握在被选举出来的聪明、正直的人手中才可以称呼。同理,只有当一个社会里具有信仰城邦守护神、礼待父母、尊重长者、遵守法律,服从多数成员的意愿的传统或习俗时,才能被称为民主政体。

——摘自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历史》

材料二   许多国家在步出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时,在国家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英国的影响,有的国家甚至把英国奉为效法的模范。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内阁及内阁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文官及文官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则,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549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它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不久举行的。这次大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大会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寡头政治”和“民主政体”的典型国家,并概括城邦民主政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并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并列举新中国初期形成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024-04-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