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内容节选自1867年飽秋埃在纽约写的著名长诗—《巴黎公社》。这首诗一发表,立即受到美国工人的普遍重视和赞扬。旧金山的社会主义小组很快就把它印成单行本,广为散发。这表明,巴黎公社(     
拨开帝国的迷雾,耻辱的云醫,人们终于见到天日,扬眉吐气。平等的蓝图开始在脑海中形成。手中紧握武器,心里才会安宁。“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正义啊,公社把你的原则确认!
A.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促进欧洲工人的觉醒
C.代表了当时的时代潮流D.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选自《意大利诗选》中彼特拉克写的一首诗(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我象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
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
在我耳边缭绕,
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
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A.人文主义者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赞美B.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对教权的猛烈批判
C.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不懈追求D.浪漫主义是知识分子感情抒发的方式
3 . 1865 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     
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
2024-04-27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河源高级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2024-04-06更新 | 47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
C.大一统国家的构建D.民族认同不断增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童”形象

缇萦父淳于公有罪当刑,萦上书乞没为官婢,赎父罪。文帝悲怜之,诏除肉刑(《史记》)。毅力和勇气感人,以孝感人
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后汉书》)。书面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出众
寻爽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后汉书》)。读书能力出众
荀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间,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后汉书》)。读书能力、记忆能力出众
任延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后汉书》)。学习能力出众

——王立刚《中国古代“早慧”儿童历史记录及家庭教育思潮的变化》

汉代的画像石和碑文中,十分流行“神童”的形象。汉代学者王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把自己说成是一位懂事好学的小大人:“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在汉代画像砖中,项橐煞有介事地与孔夫子相对而论,甚至被孔子拜师,说到底,本质上是一个成年人形象的缩微版模型。而王充后来有所成就,他自然也成为了民众心中的神童梦想之一。

山东嘉祥汉画像“孔子见老子”局部(中间手持玩具车小童为项橐)

——陈纳《汉代为何是神童巅峰》

齐鲁“神童”

《后汉书》记载,琅邪东武人伏湛“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北海安丘人牟融“少博学,以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王良字仲子,东海兰陵人也……教授诸生千余人”:“承宫字少子,琅邪姑暮人也。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鲁国薛人曹褒“教授诸生千余人”。赵忠心《中国神童——先秦、秦汉》一书中,汉代“神童”除了“淳于缇萦”之外,出身齐鲁者还有东方朔、子奇、匡衡、孔融、管宁、祢衡、王粲等。在所列举的汉代“神童”28人中,齐鲁“神童”多达8人,占总数的28.57%,其比率之高是惊人的。

——王子今《汉代齐鲁“神童”》

(1)汉代“神童文化”有着怎样的时代特质?
(2)说明齐鲁“神童”密集出现的特定历史条件。
2024-05-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这可用于印证(     
人物成就
山上亿良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髓》《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学得到了日本社会的普遍认同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844年诗人海涅写下了诗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恩格斯说这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力的诗歌之一”。海涅的这首诗之所以“有力”是因为(       
A.宣传了《共产党宣言》的主张B.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C.盛赞了工人争取普选权的斗争D.推动了国际工人的联合
9 . 众说汉武帝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淮书》

(1)材料一描述的景象史称什么?是怎样出现的?

材料二: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改正朔,定历数,作诗乐,建封禅,绍周后,号令文章,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记述汉武帝哪些方面的事迹?

材料四: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信惑神怪,巡游无度,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资治通鉴》

(3)材料四从哪些方面批评了汉武帝?

材料五:(汉武帝诏)“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

——《汉书西域传》

(4)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
(5)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
2023-09-16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家风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以民为本、重视民生成为此时王室家风中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学习贯穿于家庭教育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对其子孔鲤的过庭之训,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汉朝以来,立德修身、重视治学、学而优则仕的家风逐步形成,大量家训开始出现,譬如汉高祖刘邦遗嘱《手敕太子文》,教导其子刘盈要“读书练字,尊老用贤”。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但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家风文化仍然占据主流,忠孝礼仪、读书修身、勤俭节约仍旧是传统士族家庭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曹操的《诫子植》。除了诫子文书之外,《颜氏家训》的问世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第一部系统成熟的家风教育文献,直接推动了我国家风文化在民间的大发展大繁荣。李唐帝国时,家风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重视知识、读书论学”,这得益于文官科举选仕制度的确立。

宋明时期,出现大量家训读本,如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等,内容涉及忠君爱国、读书学习、修身立世、礼仪规范、勤俭节约、齐家守业等,集中体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家风的主要内容。宋明时期,以儒家家风为主体,以商贾家风、女子家风等为有益补充,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具备了成熟完备的理论形态。

——摘编自张贝:《历史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风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家风传承发展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