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同盟会党员证B.“红军临时借谷证”
C.“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邮票D.“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照片
2021-09-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谈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


(2)材料二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020-03-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奉行重农积谷的国策,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采取了“务民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的政策。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同时,汉朝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多次进行“度田”,限制土地兼并。

——摘编自张喆、戚亦农《试论汉代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连发达国家也未攻克,袁隆平却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中国人不行!”他通过不断地观察、寻找、研究,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应用。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杂交稻亩产量。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80年代以来,袁隆平及其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摘编自吴双江《袁隆平:初心依旧,梦想不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代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袁隆平研究推广杂交水稻的意义。
2021-11-0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隆平(19302021年),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袁隆平却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于是,他通过一点一点地观察、寻找、研究,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一次次刷新杂交稻亩产量。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80年代以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造福全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的梦想,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袁隆平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之崛起与创造,也是全世界、全人类之福。

——摘编自吴双江《袁隆平:初心依旧,梦想不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隆平研究推广杂交水稻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9-02更新 | 40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摘自1906年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

——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内涵和民权主义的特点。
(2)说明材料二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并分析走该道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的“理论创新精神”。
2019-12-0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即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唯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以富人虽富,不使以其富害人。我国资本家尚无,想不可予为富人劝告,予为贫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3)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2020-09-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2021高三·全国·竞赛
名校
8 .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
A.社会主义革命B.新民主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建设
9 .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文物一:漆盒


秦“蕃禺”漆盒盖(图1),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昌”二字烙印。“蕃禹”即番昌(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那的那治所在,这是“蕃踢”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文物二:印章


“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图 2)是北宋初年的禁军铜印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军政机构进行了改造,禁军不设最高军职,分为侍卫司等三个部分,号称“三衙”,三衙的指挥官均由皇帝任命。“拱圣”为侍卫司马军所辖部队之一,宋太宗时建立,驻守京城。都虞侯是这支部队的副长官。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改造禁军的措施及其作用,并补充宋初在军事方面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建筑三:故宫

在故宫保和殿后面,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图3) 这块石雕长 16.57 米,宽 3.07 米,厚 1.70 米,重达250 吨(未雕刻前的石料更是重 300 吨),在紫禁城所用石料中最大。这块巨石是修建紫禁城时,从北京房山大石窝运到紫禁城的。



(3)2020 年是故宫建成 600 周年,指出故宫是在哪个封建王朝建成的?并简述这个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4)据初步测算从大石窝到故宫的距离约 80 公里。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时代,这么远的距离,这么重的石料,该怎么搬运的,请你设计一条合理方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20-1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C.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D.拥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