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07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这个美洲帝国在地理上有完整的道路系统,通讯则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它还将土地、矿产和牲畜收归国家所有,甚至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帝国的统一。该帝国(     
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推动希腊化时代到来
C.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D.以莎草纸为书写材料
2024-05-2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成为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然而,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这一新举措(     
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B.加速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出台
C.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D.有助于缓解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曾说:“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上述赋税制度的变化体现了(     
A.百姓赋税负担得以减轻B.政府对农民的控制逐渐放松
C.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D.人头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4-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以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份的商品价格为准,每种产品制定从高到低三个档次的价格线,如果价格过高,政府就要介入,要求以平价出售;物价降至平价以下,就由百姓自行买卖。汉代此举(     
A.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B.反映了黄老无为思想
C.打击了豪强游侠势力D.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5 . 《史记》载,“(前705年) 山戎越燕而伐齐”;《春秋》载,“(前664年)齐人伐山戎”。目前,在天津、北京及河北唐山等地均有属于山戎遗存的青铜器出土,很多青铜是仿照中原青铜礼器铸造的。据此可知(     
A.传统政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B.兼并战争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C.中原礼制文化逐渐得到认同D.中原先进生产工具得到传播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6 . 下表列出了世界近代以来的部分国际条约。这些条约集中体现了(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
式解决国际争端
1815年《维也纳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
系体系
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宗旨包括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
1928年《非战公约》强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
A.国家间平等交往准则B.国际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建立
C.国际秩序的逐步完善D.倡导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2024-05-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近十年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     )
时间地方外交活动
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2017年北京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A.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决于国际格局演变
B.新中国实现与世界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D.全球化当下各国主动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2024-05-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明末清初儒学家】

材料一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末年,四度落第,绝意科场,至70岁去世均无功名。明亡后,因参与反清斗争与家族财产争端,数次流亡,甚至遭逢牢狱之灾,晚年变卖家产北上游历,才逐渐著书立说。他披阅各种地方志书多达一千余部,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为其主要地志著作。顾炎武认为政治的腐败和独裁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倡导广泛的民主参与……他还创办了一些书院和学堂,推广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总之,顾炎武作为清朝初期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思想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周可真《论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材料二 明清之际,存在多位声名卓著的理学大儒,如身在江南的刘宗周、黄道周等。相较之下,顾炎武由于终身心向明朝,不与清廷进行任何合作,学术声望颇有不如。然而有清一代,顾炎武地位逐步抬升,晚清曾国藩评价“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亵然冠首。吾读其书,言及礼俗教化,则毅然有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之志,何其壮也”。嘉庆时期,名臣阮元已把顾炎武评价为“国朝第一大儒”,光绪三十四年从祀孔庙,得到古代儒生的最高礼遇。

——摘编自王汛森《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国史儒林传〉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顾炎武的的学术成就,并分析其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顾炎武地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24-05-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中国近代民主】

材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所理解的“民主”呈现出多样性。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如下:“民主”即为“民本”;     “民主”即为“君主”;“民主”即为“民权”;“民主”即为“自主”;“民主”即为“民治”; “民主”即为“平民政治”;“民主”即为“共和”;民主既为“社会民主”。由此而言,问题的关键不是强求大众清一色的认知“民主”,而是理解每个人使用“民主”的方式。

——摘编自颜德如《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七种理解》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政治学说不断输入中国。对于其中的核心政治概念“民主”,近代中国人表现出“理解”的多样性。请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合适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据统计, 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项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 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整体的科技实力领先于其他国家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地引进技术
2024-05-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