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近代西欧的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有人认为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最主要的政治原因之一;有人认为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加速了它向资本主义政治的转化。

——摘编自龚敏《论近代欧洲的新君主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将“反蒋抗日”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些转变推动了(       
A.“三三制”原则的贯彻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D.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开展
3 . 沪杭甬铁路是1905—1906年由江浙绅商投资修建的连接上海与杭州、宁波的铁路。1908年,随着当年上海至松江以及杭州至长安段铁路的通车,其带动人口流动量出现了557%的显著增长。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1933年3月1日起实行)
            车别

站名
快车特快车三四等车快车夜间快车
上北开7:359:3010:0016:1018:30
松江开9:1010:4811:5817:4519:35
嘉兴开10:3712:0813:3719:1220:50
长安开12:0113:1715:1020:4021:57
杭州开13:0714:1216:3221:4822:52
闸口到13:2514:2916:5722:0723:07
A.火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B.辛亥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C.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的管理D.交通进步有助于守时意识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希罗多德《历史》记载:“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尼罗河)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引洪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     
A.古埃及的农业生产方式最为先进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古埃及人生活变化
C.尼罗河农业体系决定古埃及命运D.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5 . 陈胜在发动起义时,借助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称“大楚”。 当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时,陈胜“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自称“楚王”,把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张大楚国)”。这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     
A.存在一定局限性B.群众基础广泛
C.欲恢复楚国统治D.性质发生变化
6 . 明刀作为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在赵国、齐国等国也可流通。据统计,明刀出土的地区遍及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区,一次出土可达上百枚,甚至上千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长途贸易的兴盛B.兼并战争的缓和
C.区域经济的交流D.燕国币制的先进
7 . 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诈骗和欺诈行为,提高金融安全性;在投资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高投资收益率。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人工智能(     
A.助力人们经济活动B.改变社会发展形态
C.运用领域非常广泛D.促使生产方式变革
8 . 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     
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批孔批儒,将孔子拉下神坛,并还原其为凡人“孔某”。 资产阶级也对“圣人”孔子和封建伦理纲常展开了批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被看作对人们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最大侵害,孔子被视为专制权力与权威的来源,在尊孔与复辟势力结合的年代,孔子的“护符”功用毋庸置疑会遭到激烈的批判。 虽然五四时期的孔子是被批判的对象,但批判的是孔子的伦理纲常与近代文明的不相适应,五四运动将孔子“去圣化”,放在“平视”的角度重新认识孔子的价值。

材料二


   
2013-2021年《人民日报》标题涉及孔子报道高频词       2013-2021年《人民日报》标题涉及孔子报道高频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艺霖《〈人民日报〉中的孔子符号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早期孔子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
(2)指出材料二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
2024-0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4%。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则一直超过80%。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B.国际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C.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平衡性D.大国协调机制得到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