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31次组卷 | 5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024-03-27更新 | 205次组卷 | 117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为了配合盟军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10万人首次入缅作战,成功解救了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进军。1944年中国军队再次入缅作战,修筑了“史迪威公路”,打通了盟军由印度向东进军的通道。这说明中国军队(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B.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物力和财力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D.牵制日军兵力最多、歼敌最多
2024-01-0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转移至首相D.标志着英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2024-01-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材料二   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变化

时期殖民政策简介
商业资本时期采取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1600年成立特权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所辖区域一切贸易权。1613年,英国商人在印度设立商店,逐渐向内地渗透。七年英法战争英国胜利,将法国排挤出印度
工业资本时期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

材料三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时期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024-01-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4-0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都是基督教徒,他们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封建教俗等级制与特权制,阐扬基督教的传统美德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淫与堕落,借助上帝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这表明文艺复兴(       
A.仍属传统基督教文化的范畴B.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会
C.高度赞同基督教的神学文化D.借助传统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2024-01-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
C.长期国内战争的破坏D.斯大林模式的推行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说明了(       
A.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B.欧洲革命的历史影响
C.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D.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86次组卷 | 45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