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国附属的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机构。“七十七国集团”中的非洲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17页的声明,最终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落户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联合国附属机构总部设在南半球的先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B.联合国权力的扩大化
C.发达国家环境的恶化D.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2 . 下表反映了西汉不同类型列侯的数目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
时期异姓功臣侯异族归义侯

高祖六年-高祖十二年

131/

惠帝元年-景帝中元五年

477

景帝中元六年一武帝太初四年

4140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B.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调整
C.南匈奴内迁数量不断增加D.异姓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
3 . 如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2023-05-14更新 | 1095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4 .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5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各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健康知识传播活动,如1941年11月,《解放日报》推出“卫生专栏”,此后共计发表相关文章217篇,内容包括传染病预防、妇幼卫生、战时救护、营养保健等。这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     
A.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B.改善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水平
C.抗击日军生化武器的进攻D.增强群众防疫抗疫的组织性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     
A.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B.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
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D.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迁居中原的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致使朝廷多次下诏“敕女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一诏令从侧面反映出(     
A.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B.政府反对学习中原文化
C.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D.女真文化优于汉族文化
8 . 根据《汉书》记载,汉初惠帝和高后时代,公卿皆武力功臣,文士如秦代一样不被笔墨供养,而文帝时却下诏要求各诸侯王、公卿、郡守为朝廷“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一变化反映了此时汉政权(     
A.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旋律B.统治者追求“有为”治国
C.治国政策已转向重文轻武D.内忧外患得到有效解决
2023-03-01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图书馆、贵族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教会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悄然诞生。图书的生产从抄写转为印刷,功能由重收藏转变为重利用;古代经典和世俗作品增多,藏书丰富并允许公众借阅。这(     
A.体现出欧洲实现了教育普及B.打破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C.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晋冀鲁豫解放区下辖的河北武安县五个村的土地变动情况。表中数据反映出(     
40户地主667户贫农
比重面积比重面积
1946.5.4号前4874亩20%3222亩6.1%
1946.5.4号后1508亩6.1%7174亩29%
A.统一战线范围扩大B.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