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1874年日本侵台,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放弃塞防;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左宗棠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A.说明了清廷政治统治的腐败无能B.体现出清廷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C.致使新疆地区开始引起清廷重视D.反映出清廷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2023-02-02更新 | 374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英国的政治权力曾出现了两次“转移”: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材料说明(     
A.英国政治权力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B.渐进性保守性是英国政治的鲜明特点
C.英国是世界上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D.历史传统深刻影响英国政治发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希腊人的整体精神和他们的文化与城邦紧密相连,他们在诗歌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都归于公共生活,而非私人的快乐王国。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将体现城邦的精神面貌视为己任,他们在艺术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其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据材料可知古希腊(     
A.高尚的道德成为全民追求B.文艺适应了城邦政治的需要
C.文艺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各个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在一个发展水平甚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市场机制很难保证稀缺资源流向不具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因此就需要借助计划和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该学者意在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A.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是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的需要
C.是学习借鉴苏联经验的表现D.是特殊国情下的必然选择
2023-01-26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清朝,在满洲部族政权的干扰下,地方出现了行政官员无真正事权的情况。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中央特派大员到地方,又造成了地方官员与中央大员的互相掣肘,地方官员的才干和自主性难以真正发挥。材料旨在说明(     
A.中央高度集权之下弊端明显B.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满族统治下地方毫无积极性D.满族统治者缺乏治国经验
2023-01-26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与唐代相比,两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港口大大增多、遍布沿海广大区域,且不再是零星点状分布而是主次分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贸易范围也远超唐代,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材料说明(     
A.宋代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B.宋代政府较唐代更加重视海外贸易
C.宋代海外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居于主导D.海外贸易税是宋朝政府的主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晋时期,封爵是获得政治权势的重要途径,“公侯之子孙”能轻易获得上品。从下表出仕的统计中可以看出该时期(     
父祖或本人有爵者(出仕)父祖或本人无爵者(出仕)
西晋81183
东晋130108
A.官员选拔的封闭性强化B.普通的地方豪强出仕途径拓宽
C.中正品评评议权力削弱D.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得到增强
2023-01-18更新 | 934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提出:“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知识分子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B.社会形成了农村建设的热潮
C.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D.国人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探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许多事情处于草创时期,既没有现成的答案, 也缺乏成熟的经验。它的基本格局一旦确定下来,对中国日后的发展就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回头来 看,可以惊奇地发现,当年作出的那些重大决策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它的影响不仅在今天让人能强烈地感受到,并且还将延续到将来。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材料二 到1945年时,维持欧洲的殖民帝国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帝国主义不再是可行的或是受人尊敬的了……能够揭示这一时期东欧和西欧鸿沟的最好东西莫过干此……西欧最大成功在其经济领域。1948 年后西欧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规模在欧洲历史上前所未有,除日本外的世界任何地方都无法与之相比。它是 如此的不可预料和成就辉煌,以致历史学家们很难就其原因达成共识。

——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形态和思想文化形态转型的视角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欧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说明这一时期西欧与新中国发展道路的差异性。
2023-0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7 年,美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1952 年上升为26.8%。1969 年突破了 30%大关。政府财政赤字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0.2%上升到20 世纪 60 年代的 2%以上。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     
A.军备扩张军费激增B.福利国家初步建立C.国家加强宏观调控D.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023-01-16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