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明朝立国后,朱元璋推行黄册制度,黄册详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人口,田土,房屋等信息,并按照职业将户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籍,其中民籍除民户外,还有儒、医等户。据此可知,黄册制度的实施(     
A.意在建立完善的户籍体系B.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的管控
C.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
2024-04-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宋朝设立了“特奏名”制度,凡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资格,不经解试、省试,可直接参加殿试,特奏名的殿试也比正常的殿试要容易和简单。“特奏名”制度满足了士人对功名的追求,吸引着无数士人倾其毕生精力于科场,这一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B.扩大了统治范围基础
C.优抚了老年士人D.导致了宋代积贫积弱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3 . “1924年,英国大选没有产生多数党,乔治五世任命了一个少数党政府即第一届工党政府;1957年,保守党占据多数议会席位,但没有明确的党的领袖,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任命麦克米伦为首相……可以说国王个人的选择确实成了决定性因素。”这反映了英国(     
A.君主立宪体制遭到破坏B.国王仍然保留最高权力
C.政党政治的矛盾被激化D.政治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2024-04-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不断分裂瓦解。诸侯国纷纷推行地方征兵制度,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或两年。这表明当时(     
A.宗法制度瓦解B.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C.赋税徭役繁重D.奖励耕战普通推行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政权统治者对其统治区域的民族施以宗法分封、德化怀柔、因俗而治、尊王攘夷等民族政策,有效推动了夏人、商人、周人的民族融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稳定的华夏民族。……诸子百家提出的政治大一统主张和华夷统一的民族观,以及各诸侯国为实现统一所作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摘编自韩国祥《中华民族政治大一统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秦朝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将王政范围扩展至全域,有力地促进了华夏地域的整合,形成了华夏”“秦人的大一统概念别称。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将蛮夷纳入中原文化系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摘编自马慧、刘毅《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的大一统思想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措施。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波澜壮阔。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举措,使得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不断增强和巩固,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杨春娥、赵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2024-02-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发表讲演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第一个基本原则便是统一、这就是说要跟朋友讲亲爱、讲团结、互相帮助;但还有一个原则是斗争,那就是劝解、说服、教育。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矛盾有所缓解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难以维系
C.中共坚持团结抗战D.国民党的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2024-02-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20年前后,有学者指出“我们素来认为天经地义,尽善尽美的代议政治,今日竞会从墙脚上筑筑摇动起来…那老英、老法、老德这些阔佬倌,也一个一个象我们一般叫起穷来。”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知识界(     
A.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B.重新审视国家出路的选择
C.放弃了追欧揖美思想D.对代议政治认识不断深入
2024-02-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清代理藩院出台了游牧边界划定以及定期会盟制度,划定了北部边疆地区各个部落固定的游牧范围,并用中央政权监督下的定期会盟来替代之前游牧部落内部的自由流动。这一举措(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B.稳定了北部边疆的局势
C.解决了北方的民族矛盾D.强化了清廷的君主专制
2024-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郑和下西洋后海外使团纷至沓来,海外珍宝“充溢库市”。明廷遂打开“库市”,由官方出面专卖,“贫民承令博买”,转售于民间。朝廷获利丰厚,贫民也因此“或多致富”。这表明明初朝贡贸易一定程度上(     
A.有利于国计民生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密切了中外联系D.壮大了民间私营经济
2024-0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唐代乡贡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牒,即科举应试者的家状,包括籍贯、父祖三代名讳、年龄、相貌、所习本经等。只要考生德行无缺,名实相符,一般政府皆准许其报考。这(     
A.明确了科举录取标准B.加快了社会阶层流动
C.平衡了南北地区差异D.扩大了州县的自主权
2024-0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