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官员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迁转流动”,表1为唐后期藩镇武将入朝为官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地区类型朝廷征召随帅来朝弃帅来朝藩帅推荐因入卫等留京
顺地藩镇133115
割据藩镇03630
A.中央地方人才实现自由流动B.征召是武将选调的主要方式
C.藩镇间相互牵制延续唐政权D.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之得失,学术之升降,疆域之分合,国势之隆替,代有不同,然统观历代,大抵自唐虞至秦而一变, 自汉至五代而一变,宋元以来之风会,与上古划然不可复合,故兹编分为三大纪:自唐虞三代至六国并于秦,二千余年为上世史; 自秦历汉晋至唐,一千余年为中世史; 自五代历宋、辽、金、元至明,七百余年为近世史。

——摘编自柳诒徵《历代史略》

材料二   雍正帝喻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 自古中外一家,幅员及广,未有如我朝者。”清朝对边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皆远胜以前历代。清朝创新“大一统”思想,废长城,拆藩篱,改土归流,实行内外合治。在王朝的统一管辖下对各地一体对待,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既有一致性,又在边疆地区推行因地制宜的治理政策,逐渐使边疆与中原融为一体。

——摘编自陈季君《论中国古代边疆与中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以清朝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社会变革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概括清朝前中期经略边疆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清代商帮积极从事灾荒赈济,他们筹集资金资助流离失所的百姓,修建粮仓并运粮配合官府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形成了官商一体的灾荒赈济体系。商帮此举(     
A.彰显了社会责任感B.大大地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C.传承地域民俗文化D.体现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
2024-01-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工艺的珍品,成熟于元代。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元青花瓷中花色偏灰黑色的是采用国产青料绘制,颜色蓝艳的是采用进口青料绘制。但近年来,经科技测定两种花色均用进口同类钴料,只是铁与钴元素的比值不同。由此可见(     
A.研究手段影响历史结论B.技术进步促进工艺发展
C.历史事实可以因时而变D.生产材料制约产品质量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5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推行了包括说汉语、改汉姓在内的一系列改革。6世纪前期,北魏因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恢复了胡将的胡姓,还赐汉将胡姓。这说明(     
A.北朝时期北方政局极为动荡B.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冲突并存
C.西魏彻底推翻了改革的成果D.北魏凭借改革最终统一全国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两汉时期,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内附汉朝,汉政府以博大的胸怀、怀柔的策略,“优其礼遇,厚其赐予”,妥善安置内附部众。这一做法(     
A.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B.标志着夷夏之防的观念被摒弃
C.利于缓和汉匈之间的紧张关系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2024-01-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史载晋国富商巨贾“以末富之,以本守之”,用经商所得财富“收田宅牛马”,土地买卖市场初具雏形。上述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B.私有土地已出现
C.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D.分封制彻底崩溃
2024-01-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绝非某种偶然因素的结果,也不是某个或某些历史人物主观选择的结果。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如果不具备客观的历史需要,没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任何人都无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把它制造出来。……辛亥革命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

——摘编自欧阳军喜《无法告别的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辨析》

材料二国外学界不乏人物认为辛亥革命为“非革命”或“假革命”。如美国华裔学者陈志让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什么社会改革,是一场“假革命”,高慕柯说辛亥革命“犹如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日本学者横山英认为,辛亥革命是带有资产阶级因素的政治势力自上而下借以整顿原有封建统治秩序而发动的一场政治变革,不具革命性质。……总之,这些学者要么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权变更,要么认为是汉族人发动的排满运动,反正所谓辛亥革命不是革命。

——摘编自王小荣《略述学界关于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分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绝非某种偶然因素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上述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是革命”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五四运动之前,陈独秀猛烈批判封建婚姻制度,认为其结婚、成婚、不准离婚等规矩都不合情理,主张用西洋各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来变革中国的封建婚姻家庭旧制度。这种主张有利于(     
A.推动社会变革B.唤醒民族意识
C.开启文学革命D.缓和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孙中山曾致电袁世凯强调中华民国首都设在南京,并派出专使团队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但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孙中山放弃了这一主张。这一变化源于(     
A.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革命B.革命阵营内部缺乏团结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D.袁世凯军事力量的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