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材料内容插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西壁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对揭示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动机极具价值,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与教材观点冲突,需通过其他史料进行辨析,进一步求证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7世纪,亚述人通过武力征服建立了帝国,他们自认为是苏美尔文化和巴比伦文化的守卫者,国王巴尼拔在都城建立了大型图书馆,收藏了可收集到的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一切著作。其做法(     
A.奠定了帝国长治久安的文化基础B.促进了区域间的文明交流
C.推进了被征服地区各民族的交融D.体现了帝国的开放与包容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1960~1985年美国男女劳动力占比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年份

男性就业人数

(万)

男性就业比例

(%)
女性就业人数(万)

女性就业比例

(%)
1960年5 566.270.62 324.029.4
1970年6 430.467.13 154.332.9
1980年7 939.864.24 423.535.8
1985年8 446.962.35 105.037.7
A.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B.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C.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这使得庄园中的农民逐渐失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奴)缴纳迁徙税和购买劳役豁免权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这些状况(     
A.使得城市社会结构单一化B.致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减弱了王权对社会的控制D.推动了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为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D.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可可的传播巧克力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可可豆。

12世纪,玛雅人用捣碎的玉米和可可制成咸味的饮料。

13世纪,阿兹特克人征服玛雅人,从他们那里引种可可,学会了食用可可并加入辣椒及各种香料,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口感。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将可可引入欧洲,将可可豆磨成了粉,加入水和糖,加热后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地位的饮料,可可豆也成为美洲殖民地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17世纪中期,“海上马车夫”荷兰垄断了可可贸易;同一时期,巧克力征服了整个欧洲,人们在饼干、冰激凌、糖果中大量使用巧克力。

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盖尔德麻尔森”号沉没,当时该船只总共运载了22.5万件来自中国的瓷器,其中巧克力餐具19535件。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本杰明·富兰克林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成为大众食品。

——摘编自【意】吉吉·帕多瓦尼等《巧克力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可可(巧克力)传播路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可可(巧克力)的传播过程作出合理解释。
7 . 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率变化 (%)其中,丙是(     

年份/大洲

1650年

18.3

18.3

2.4

60.6

1750年

19.2

13.1

1.6

65.8

1850年

22.7

8.1

5.1

63.9

1900年

24.9

7.4

9.0

58.3

A.欧洲B.非洲C.美洲D.亚洲
8 . 17世纪之前,英国下层女性的劳动以家务为主;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工厂,工作领域涉及了各个行业,她们参加了宪章运动等几乎所有的重大运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思想解放引领政治变革B.社会进步推动女性觉醒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技术发展改变民众生活
9 . 如图为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卫生员》,画面是女卫生员深夜为社员看病的情景。该画意在宣扬(     
A.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展B.人民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精神D.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胶济铁路与近代山东

1904年建成通车的胶济铁路,东起青岛站西至济南站,是山东最早的铁路。某班级以“胶济铁路与近代山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下史料。

【资料夹】

①清末民初,济南老字号瑞蛱祥绸布店,由专营土布转为主要经营洋布、呢绒等。益都(今青州)民众用洋纱织成的布料做衣服,手纺土布已几不可见。

《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三)②1905年,胶济铁路运输货物310482吨,到1913年,增加到946610吨。花生、核桃、豆类等原来只在产地附近销售的农产品均经胶济铁路运往青岛,再经海运输出。

——《胶济铁路史》

③益都杨家庄,未有铁路时,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无商业可言;有了铁路后,成为一个商业繁兴的集镇。单就烟叶交易一项,每年成交值,约有一百万元。

——《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四)

④吾邑人情质实,安土重迁久成习惯,然数十年来,生齿日蕃,物产所入渐有不给之势,(胶济铁路开通后)则多有远游异域以谋生计者,此亦习俗之稍变于前也。

——孙维均《安邱续新志卷八风俗考》

⑤中国传统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不讲求精确计时。胶济铁路开通后,司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车与停车,不可早到或迟到,乘客也严格按照时间出行。

——赵建修《胶济铁路杂忆》

⑥清末民初,整个临清(运河沿岸城市)市井萧条,较之全盛之时已然面目全非,聊城、德州的情况也差不多;1905年青岛的贸易额比1900年增长了4.6倍,1910年青高的贸易总值已在全国各通商口岸中居第6位。

——《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


从资料夹中任选三则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