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禽灭六王”“平一宇内”,实行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专隆教诲”“忧恤黔首”,官员“各知所行,事无嫌疑”;“六合之内”出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男女礼顺”“莫不受德”“承顺圣意”的景象。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14年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铭刻于陵墓入口处,主要内容为:奥古斯都“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平定高卢、西班牙等地战乱;多次为罗马平民发放金钱和粮食,“举办角斗表演”;复兴罗马传统,“修复了八十二座诸神之庙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盗威胁”,“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边界扩大了。铭文强调奥古斯都的最高权力源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予。该铭文后被诸行省传抄。

——摘编自张楠、张强《<奥古斯都功德碑>译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呈现的帝王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出现的共性原因并说明两者共同的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56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昌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赫梯文明是一件百衲衣,这件衣服上不但有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身影,更有哈梯文化、胡里特文化、迦南文化的影子,甚至还有古埃及文化的色彩。这反映出(     
A.赫梯文明缺少民族自主性B.地域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C.帝国扩张加速文化的互鉴D.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程度
5 . 1873年,英国植物探险家将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带到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后来又从那里带到英属马来亚,橡胶种植园经济迅速在马来亚蓬勃发展起来,这削减了巴西的割胶生意。这体现了(       
A.价格革命影响深远B.殖民国家间竞争趋于激烈
C.新旧大陆物种互换D.物种的交流改变商贸格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纸币之所以发展,是民间抵御政府不当政策的结果。宋朝政府规定四川是铁钱区,在这个区域内没有铜钱流通,只有笨重廉价的铁钱。除了四川之外,陕西则属于铜钱和铁钱混合使用区域,而剩余的地方才是铜钱使用区域。在四川,由于铁钱的价值太低,有商号发明了不记名的交子。人们可以把铁钱拿来存在商号,由商号开给交子作为存款证明。人们可以用交子做交易,不管谁持交子到商号,都可以按照票额领取铁钱。交子最初的发行是在民间,随后由于有的发行交子的商号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引起了信用纠纷,政府开始限制民间发行,并最终改为政府发行。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实行分两步。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171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或“丁随地起”,具体办法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国家赋役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王人骏曲伟时《清朝“雉丁人亩”制度探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最早产生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王莽自居摄政到篡位称帝不足20年,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其中第二次改币制谓之“宝货”,包括五物六名28品,极为复杂,人们不乐于使用。王莽虽以重刑逼迫人们使用,但民间私自以五铢钱行使,王莽不得已再改币制。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五铢钱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B.东汉末年社会各阶层矛盾尖锐
C.币制改革要和社会经济相适应D.当时世人思想保守排斥新事物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柳宗元说: “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乡里组织与专制皇权,好比是君主官僚政治体制的上下两个端点,中间是庞大的职业官僚队伍。把帝制官府权力直接施之于百姓身上的,经常是乡里保甲组织。中国封建社会的乡里保甲组织(     
A.严重威胁了封建主义集权制度B.具有很强大的独立性和自治性
C.有利于帝制官府统治的社会化D.为封建割据势力发展埋下祸根
9 . 鱼鳞图册是明代征收田赋时作为凭据之用,故亦称“地亩册”。此法乃丈量田亩推行于全国,实始于明太祖。史载:“颁鱼鳞图册,以核天下土田。”明朝颁布鱼鳞图册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核实掌握全国田亩数量
C.征发赋役维护国家统治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 . 曹魏以后,各级官学全面衰落,只有士族家学呈现繁盛状态。因此,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总体上远不如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人才出自士族家庭的社会心理。据此可知,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     
A.重视家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B.造成了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
C.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D.致使门阀士族垄断官僚阶层
2024-02-01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